[实用新型]一种圆棒料淬火后的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85005.5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0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阳;胡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市亚光高强螺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62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5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棒料 淬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圆棒料淬火后的下料装置,包括输送辊道,输送辊道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沿输送方向设有一排若干组传动辊机构,输送辊道的输入端连接至淬火装置,输送辊道的一侧设有物料架,物料架与输送辊道之间设有翻料机构,翻料机构包括两个支座,两个支座上铰接有同一个翻料架,翻料架的两端各装有一根翻料杆A,翻料架的中间设有一根翻料杆B,所有翻料杆一端伸向输送辊道,且位于相邻两组传动辊机构之间,翻料杆端部设有斜台,斜台用于钩住圆棒料,翻料杆的另一端朝向物料架,翻料杆B朝向输送辊道的一端底部铰接有一个油缸,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翻料杆B铰接,油缸体底部与地面铰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强度螺栓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圆棒料淬火后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高强度螺栓的坯料是圆形棒料,圆棒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热处理工艺,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淬火,完成淬火后的棒料通过人工下料,效率较低,且由于圆棒料重量大,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下料的棒料温度较高,容易烫伤操作人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淬火后棒料通过人工下料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圆棒料淬火后的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圆棒料淬火后的下料装置,包括输送辊道,输送辊道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沿输送方向设有一排若干组传动辊机构,输送辊道的输入端连接至淬火装置,输送辊道的一侧设有物料架,物料架与输送辊道之间设有翻料机构,翻料机构包括两个支座,两个支座上铰接有同一个翻料架,翻料架的两端各装有一根翻料杆A,翻料架的中间设有一根翻料杆B,所有翻料杆一端伸向输送辊道,且位于相邻两组传动辊机构之间,翻料杆端部设有斜台,斜台用于钩住圆棒料,翻料杆的另一端朝向物料架,翻料杆B朝向输送辊道的一端底部铰接有一个油缸,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翻料杆B铰接,油缸体底部与地面铰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辊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装有一根辊子,每一根辊子的轴心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一端伸出轴承座且装有万向联轴器,万向联轴器一端连接有驱动轴,每一根驱动轴上装有传动轮,所有传动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其中一根驱动轴连接有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每一根驱动轴上并排装有传动轮A和传动轮B,所有传动轮A位于同一个平面,所有传动轮B位于同一个平面,每一根驱动轴上的传动轮A与前一根驱动轴上的传动轮A之间装有链条,每一根驱动轴上的传动轮B与后一根驱动轴上的传动轮B之间装有链条。
本实用新型每一根辊子的轴心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一端伸出轴承座且装有万向联轴器,万向联轴器一端连接有驱动轴,每一根驱动轴上装有传动轮,所有传动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其中一根驱动轴连接有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物料架包括若干个并排布置的L形支架,所有L形支架之间设有连杆,连杆将所有L形支架连接为一体,位于两端的两个L型支架底部设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翻料杆处于准备状态时,翻料杆朝向辊子的一端位于辊子输送高度以下,淬火装置出来的棒料通过输送辊道向前输送,需要下料时,油缸推动翻料杆B带动整个翻料架翻转,所有翻料杆通过斜台将输送辊道上的棒料向上推离输送辊道,然后沿着倾斜的翻料架向下滚到物料架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实现圆棒料的自动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避免烫伤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市亚光高强螺栓有限公司,未经大冶市亚光高强螺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85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