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与不锈钢零件银铜共晶钎焊的激光阻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89644.9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6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初;王晓刚;郑彬;朱伟;赵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天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3/00 | 分类号: | B23K33/00;B23K1/005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王丽敏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零件 银铜共晶 钎焊 激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与不锈钢零件银铜共晶钎焊的激光阻焊结构,包括不锈钢零件、镀镍助焊层、阻焊带、钎料焊缝一、钎料焊缝二和无氧铜,所述不锈钢零件的外壁表面设置有镀镍助焊层,所述不锈钢零件的外壁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无氧铜焊接在通孔内,并与通孔的内壁形成钎料焊缝一,同时无氧铜与不锈钢零件的外壁形成钎料焊缝二,在所述钎料焊缝一和钎料焊缝二的外侧激光打标阻焊带。该铜与不锈钢零件银铜共晶钎焊的激光阻焊结构,采用激光使镀镍后的零件在钎焊前焊缝外沿打出0.2‑0.5mm的阻焊带,迫使高温中钎料不能流淌到其它地方去,从而达到美化焊缝,节约钎料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钎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与不锈钢零件银铜共晶钎焊的激光阻焊结构。
背景技术
银铜共晶钎料也称Ag72Cu28钎料,熔点779℃,其钎焊性好,导电性好,不含易挥发元素,适用于电真空器件的钎焊;
用于电真空器件上的铜与不锈钢零件焊接零件同样可以采用银铜共晶钎焊。一般在氢气保护气氛下加热至钎料熔点以上进行钎焊,铜件由于在氢气还原气氛保护下表面不会氧化,但不锈钢零件材料在氢气保护下依然会氧化,不被钎料侵润,所以通常在不锈钢零件材料钎焊前外表面电镀5-20um厚度的镍层,确保氢气炉高温时不被氧化;
实际生产中,由于镍层在高温时对银铜钎料的侵润性非常好,所以焊接时,钎料会流淌到焊缝以外的区域,一是影响钎焊外观,二也使钎料需求增加,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与不锈钢零件银铜共晶钎焊的激光阻焊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与不锈钢零件银铜共晶钎焊的激光阻焊结构,包括不锈钢零件、镀镍助焊层、阻焊带、钎料焊缝一、钎料焊缝二和无氧铜,所述不锈钢零件的外壁表面设置有镀镍助焊层,所述不锈钢零件的外壁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无氧铜焊接在通孔内,并与通孔的内壁形成钎料焊缝一,同时无氧铜与不锈钢零件的外壁形成钎料焊缝二,在所述钎料焊缝一和钎料焊缝二的外侧激光打标阻焊带。
优选的,所述钎料焊缝一和钎料焊缝二呈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阻焊带的宽度为0.2-0.5mm。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通孔位于不锈钢零件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另一个所述通孔位于不锈钢零件的边角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铜与不锈钢零件银铜共晶钎焊的激光阻焊结构,采用激光使镀镍后的零件在钎焊前焊缝外沿打出0.2-0.5mm的阻焊带(无镍层带),迫使高温中钎料不能流淌到其它地方去,从而达到美化焊缝,节约钎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零件剖视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零件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中银铜钎料不受控蔓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中银铜钎料不受控蔓延俯视图。
图中:1、不锈钢零件,2、镀镍助焊层,3、阻焊带,4、钎料焊缝一,5、钎料焊缝二,6、无氧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天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天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89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格栅板
- 下一篇:玻璃盖板和显示模组的组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