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空洞泄漏点堵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90762.1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3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万滢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亿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8 | 分类号: | F16L55/18;F16L5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曹洪进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向化镇米新村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空洞 泄漏 堵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堵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管道空洞泄漏点堵漏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堵漏组件和限位组件,主体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内设置有空腔,空腔的数量为二个,空腔内穿设有移动环,移动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移动环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堵漏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数量为二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环的两端,外壳内设置有内腔,内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限位组件包括安装板外壳底部的加热板可对融化后的胶棒进行持续加热,可避免其过早凝结,弹簧可通过自身的弹力与推板的相互配合将为融化的胶棒推进通孔二内,可保证本实用新型内融化后的胶棒的供应量,封堵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堵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空洞泄漏点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堵漏是指物质泄漏人为制止的活动,管道容器内介质泄漏、井下井管破损泄漏后使用专业堵漏工具材料制止泄漏的行为,完好管道内开孔封堵行为,在一些管道储运时,常因腐蚀、冻凝等各种原因造成管道穿孔、裂纹,使管道内介质发生泄漏,因堵漏不及时,外泄物直接危及生产安全,破坏周围环境,造成经济损失堵漏是一种施工措施,它主要用在防水的容器或者地基渗水时普遍用的措施,市场上现有的堵漏方式也多种多样。
现有的堵漏方式为通常只是手工操作,例如采用软金属、铆堵和手工挤压填有橡胶片的钢制瓦片,然后焊接钢瓦片的堵漏方法,如:木楔子、铜、铝、铅片手工铆堵,对漏点进行临时堵漏,孔洞大时木楔子进入管道一部分,影响管道将来通球,孔洞小时木楔子很难填充漏点,这种操作方法如遇高压管道,没有局部强制堵漏工具,木楔子、铜、铝、铅片手工铆堵的方法不能有效的堵住漏点;或者直接用钢瓦片压上橡胶片进行人工堵漏,然后再将钢瓦片焊在管道上。
但是,现有的管道空洞泄漏点堵漏装置,在堵漏时,手段较为简单,导致堵漏效果较差,同时,现有的管道空洞泄漏点堵漏装置,在堵漏时并不能够对泄漏点进行观察,从而导致堵漏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空洞泄漏点堵漏装置,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时使用者可通过透明片进行观察,便于使用者对泄漏点的位置进行确认,且使用者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可使本实用新型对不同类型的管道进行连接。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空洞泄漏点堵漏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堵漏组件和限位组件;
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空腔内穿设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移动环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所述堵漏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数量为二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环的两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内腔顶部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卡接有胶棒,所述挡板内设置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热丝,所述胶棒的一端穿设在所述通孔二内,所述通孔二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外壳底部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胶棒融化后可通过进料孔进入通孔一内,可对漏洞进行封堵,同时,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时使用者可通过透明片进行观察,便于使用者对泄漏点的位置进行确认,弹簧可通过自身的弹力对退板进行推动,从而可对胶棒进行推动,可保证本实用新型内融化后的胶棒的供应量,封堵效果好,电热丝通电工作后可对胶棒进行加热,从而可使胶棒进行融化,加热板可对融化后的胶棒进行持续加热,可避免其过早凝结。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透明片,所述固定环内设置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孔一和所述内腔二连通,所述通孔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亿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亿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90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功率模块以及储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柔性数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