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罩结构、真空发生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92382.1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3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良;李亮亮;钱忠刚;魏玉明;王凯;韩亚军;王会智;惠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44 | 分类号: | F04F5/44;F04F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罩 结构 真空 发生器 组件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外罩结构、真空发生器组件,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外罩结构包括罩体以及用于与排风装置连接的气动管,罩体内具有用于容纳本体的安装腔,罩体的一端具有排气口,气动管安装于排气口并与罩体密封连接,气动管与安装腔连通;罩体的侧壁具有用于卡住吸气管的第一通孔和用于卡住进气管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与安装腔连通,罩体的侧壁具有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的缝隙口,真空发生器能够通过缝隙口被装入安装腔内,缝隙口的两端延伸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处。其能够减小真空发生器工作时造成扬尘的几率,从而能够减小对硅片污染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罩结构、真空发生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池生产过程会产生粉尘颗粒,一段时间之后,粉尘颗粒会沉积在自动化机台表面形成灰尘层。灰尘层遇到外力撞击和气流时会发生扬尘,造成麻点黑点EL不良。
电池生产过程中镀膜自动化设备装卸片时,因机械手异常、载具石墨舟异常、原料片隐裂等问题会产生碎片、掉片、翘片、漏吸片。为了改善该问题,一般需要用辅助装备吸笔调整补片,辅助装备吸笔一端需要连接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产生负压,才能将硅片吸出。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射管道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射管道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在卷吸作用下,使得喷射管道出口周围的空气不断被抽吸走,使吸附腔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从而形成一定真空度。真空发生器在工作时从喷射管道喷出的射流,容易冲击堆积在自动化机台表面的灰尘产生扬尘,扬尘掉落到载具石墨舟上与硅片直接接触形成复合,产生麻点、黑点EL不良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罩结构、真空发生器组件,其能够减小真空发生器工作时造成扬尘的几率,从而能够减小对硅片污染的几率。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罩结构,用于吸笔的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包括本体、进气管和吸气管,本体具有连通的进气腔、喷射管道和吸附腔,进气管与进气腔连通,吸气管与吸附腔连通,吸气管用于与吸笔连接;
外罩结构包括罩体以及用于与排风装置连接的气动管,罩体内具有用于容纳本体的安装腔,罩体的一端具有排气口,气动管安装于排气口并与罩体密封连接,气动管与安装腔连通;
罩体的侧壁具有用于卡住吸气管的第一通孔和用于卡住进气管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与安装腔连通,罩体的侧壁具有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的缝隙口,真空发生器的本体能够通过缝隙口被装入安装腔内,缝隙口的两端延伸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罩体的侧壁具有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的缝隙口,真空发生器的本体能够通过缝隙口被装入安装腔内,且缝隙口的两端延伸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则在使用时,将真空发生器的本体从缝隙口处装入到安装腔内,进气管插设于第二通孔并通过第二通孔固定住,真空发生器的吸气管通过第一通孔固定住,然后将吸气管与第一通孔的孔壁密封、进气管与第二通孔的孔壁密封以及将缝隙口密封。真空发生器工作时,通过进气管通入压缩气体,压缩空气从喷射管道喷出,在喷射管道出口形成卷吸作用,吸附腔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吸气管与吸笔连接后能够调整补片。从喷射管道喷出的气流则进入到安装腔内,由于气动管安装于排气口并与罩体密封连接,且气动管与安装腔连通,则本体的喷射管道喷出的气流能够通过安装腔进入到气动管,然后经排风装置排出,其能够减小真空发生器工作时造成扬尘的几率,从而能够减小对硅片污染的几率,以改善硅片产生麻点、黑点EL不良等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圆孔。
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和吸气管一般为圆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设置成圆孔,能够使得进气管与第二通孔、吸气管与第一通孔更好地配合,连接更加稳定,且更不容易漏气。
示例性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为7~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未经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923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安全帽
- 下一篇:一种饮用水桶盖加工用注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