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冷冻消融的工质压力容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93868.7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94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艳;王晓钫;许金苗;徐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7/00;F17C5/02;F17C5/06;F17C13/00;F17C13/02;F17C13/04;F17D1/04;F17D1/07;F17D1/08;F17D3/01;F17D3/18;F25D3/1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7 | 代理人: | 刘静静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冷冻 消融 工质 压力容器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冻消融的工质压力容器系统,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容器,其中第一压力容器用于存储液态工质,并在消融过程中向冷冻消融设备供应液态工质;第二压力容器用于存储气态工质并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压力容器受控连通,同时接受来自冷冻消融设备中的回流工质;第三压力容器设于第一压力容器内用于将液态工质相变为气态工质,第三压力容器通过单向流通装置与第一压力容器受控连通以接收液态工质,第三压力容器还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二压力容器受控连通;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上分别配置受控元件,各受控元件以及单向流通装置在符合预期条件下相应的通断,使第一压力容器、第二压力容器和第三压力容器三者压力关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冷冻消融的工质压力容器系统。
背景技术
对抗癌症的过程中,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常规方式,肿瘤免疫治疗也在如火如荼的研究中。肿瘤微创治疗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补充,其中物理消融,在肿瘤的各种治疗手段中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包括微波、冷冻、激光、射频、高功率聚焦超声等,使癌组织坏死。
20世纪初期,工业和科技飞速发展,浓氧、液氧、浓氮、液氮以及干冰等制冷物质在工业科技的进步中被成功制取,这不仅加快了商业发展的脚步,也开辟了医学制冷的新天地,推进了低温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各种不同的制冷技术在低温科学的不断进步中应运而生,气体节流技术、相变冷却、蒸汽压吸收制冷以及热电制冷等是用于现代医学的主要制冷方案。
1998年美国一种氩氦冷冻手术治疗系统(Endocare Cryocare System,简称氩氦刀),作为新型超低温冷冻治疗设备,通过了美国EMC、FDA以及欧盟CE认证并投入医疗市场,极大地促进了肿瘤冷冻医疗学的发展。该技术利用焦耳-汤姆逊原理,选用氩气、氦气作为冷热媒介,用CT或B超精确定位病灶位置,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给微创冷冻外科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但是氩氦冷冻手术治疗系统的工作压力较高(7~20Mpa),手术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尤其是低压液氮冷冻消融系统中,液氮气化后直接排出,对液氮的消耗较大。虽然已经有回收氮气进行复温的方案,但是仍然对氮气的重复利用度不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冻消融的工质压力容器系统,消融过程中利用容器压力输送工质,还可以相应的进行压力补偿。
本申请的一种用用于冷冻消融的工质压力容器系统,包括第一压力容器、第二压力容器和第三压力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压力容器用于存储液态工质,并在消融过程中向冷冻消融设备供应液态工质;
所述第二压力容器用于存储气态工质并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一压力容器受控连通,同时接受来自所述冷冻消融设备中的回流工质;
所述第三压力容器设于第一压力容器内用于将液态工质相变为气态工质,所述第三压力容器通过单向流通装置与所述第一压力容器受控连通以接收液态工质,所述第三压力容器还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二压力容器受控连通;
所述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上分别配置受控元件,各受控元件以及所述单向流通装置在符合预期条件下相应的通断,使第一压力容器、第二压力容器和第三压力容器三者压力关联。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力容器配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以获得第一当前压力;
所述第四管道上的受控元件为依次串联在第二压力容器和第一压力容器之间的第四压力控制元件和第四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93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头模组
- 下一篇:一种脑脊液测压及外引流双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