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码器的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97168.5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8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胡伊特;胡伊达;张彭春;胡步浩;郑安龙;李旭孟;吴伟民;徐海龙;林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44 | 分类号: | G01D5/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孙晓林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电路 结构 | ||
1.一种编码器的电路结构,包括电源电路,光电转换电路、A路信号处理电路、B路信号处理电路和Z路信号处理电路,光电转换电路的三路输出分别接入所述的A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的B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的Z路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的B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的Z路信号处理电路采用相同的电路结构,所述的A路信号处理电路包括运放,A路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a-、a+分别接至运放的反相端和同相端,所述的运放的输出端经上拉电阻连接至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的运放的输出端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引出A相输出信号,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经采样电阻连接至地,所述运放的输出接至触发导通组件的输入端,所述的触发导通组件的第一输出端经电阻接至采样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的触发导通组件的第二输出端接至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导通组件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的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的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并接引出触发导通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引出触发导通组件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触发导通组件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器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导通组件的两个输出端之间并接第一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编码器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放的输出端和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设置二极管,所述的二极管的两端并接第二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器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A相输出信号连接端和地之间并接稳压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码器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转换电路包括光电池芯片,所述的光电池芯片分别接出信号至A路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a-、a+,B路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b-、b+,Z路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z-、z+。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码器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第三直流电源,所述的第三直流电源经滤波、整流后接出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的第二直流电源用于为运放供电,所述的第二直流电源经稳压后接出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的第一直流电源用于为光电池芯片供电,以及为第一三极管的导通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971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控制模块点火线圈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园林绿化智能控制灌溉系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