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保护机构的手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06494.8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1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冯保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皓月五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沈国庆;程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机构 手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保护机构的手轮,内轮上开有用于与阀门阀杆连接的阀杆孔,内轮与外轮之间至少连接有三根连接筋,连接筋均匀分布在内轮外壁上,相邻两个连接筋与外轮之间围成一个扇形区间,每个扇形区间内的外轮内壁上均开有一个弧形凹槽,每个弧形凹槽内均嵌装一个橡胶条,橡胶条底部与弧形凹槽底部粘接在一起,橡胶条底部一侧均匀固接有三个橡胶凸起,外轮外圈一侧对应于橡胶凸起的位置开有贯穿孔,贯穿孔由外轮外侧贯穿至弧形凹槽内,橡胶凸起嵌入相应位置处的贯穿孔内,橡胶条朝向内轮一侧的端面上均匀固接有半球形凸起,半球形凸起向内伸出弧形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保护机构的手轮,应用于手轮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轮为手动操作的轮子,在阀门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用于阀门的手轮结构一般包括外轮、内轮以及连接在外轮与内轮之间的连接杆。当手轮应用于阀门上时,经常需要通过人工转动手轮来控制阀门的启闭,在操作时,操作工的手部直接与手轮的外轮接触,手感较为坚硬,这样操作起来不够舒服,且在操作时,可能会出现手部打滑的现象,不方便转动手轮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保护机构的手轮,本申请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保护机构的手轮,包括:外轮、内轮、阀杆孔、连接筋、扇形区间、弧形凹槽、橡胶条、橡胶凸起、贯穿孔和半球形凸起,所述内轮置于外轮的中心处,所述内轮上开有用于与阀门阀杆连接的阀杆孔,所述内轮与外轮之间至少连接有三根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均匀分布在内轮外壁上,相邻两个连接筋与外轮之间围成一个扇形区间,每个扇形区间内的外轮内壁上均开有一个弧形凹槽,每个弧形凹槽内均嵌装一个橡胶条,所述橡胶条底部与弧形凹槽底部粘接在一起,所述橡胶条底部一侧均匀固接有三个橡胶凸起,所述外轮外圈一侧对应于橡胶凸起的位置开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由外轮外侧贯穿至弧形凹槽内,所述橡胶凸起嵌入相应位置处的贯穿孔内,所述橡胶条朝向内轮一侧的端面上均匀固接有半球形凸起,所述半球形凸起向内伸出弧形凹槽。
所述弧形凹槽为圆弧形结构,且弧形凹槽的圆心与阀杆孔重合。
所述橡胶条的形状与弧形凹槽的形状一致。
所述橡胶凸起为条形结构,且橡胶凸起远离橡胶条的一端为曲面结构。
所述橡胶条、橡胶凸起以及半球形凸起为一体成型结构。
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方便;
2、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保护机构的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保护机构的手轮(去除橡胶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圆圈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轮;2-内轮;3-阀杆孔;4-连接筋;5-扇形区间;6-弧形凹槽;7-橡胶条;8-橡胶凸起;9-贯穿孔;10-半球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皓月五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皓月五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06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镜及偏配光灯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环保检测用可更换式检测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