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针灸手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1787.5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7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针灸 手握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针灸手握器,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手握壳体,手握壳体的一端滑动套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按钮,按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手握壳体的外壁;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小型电机滑动套设在手握壳体内,小型电机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插针壳体的一端,插针壳体的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导入头,插针壳体的一侧外壁设有夹紧机构。通过导入头穿入针灸针,然后通过插针壳体上的夹紧机构对针灸针进行夹紧,通过小型电机带动插针壳体转动,进而带动针灸针转动,实现捻转的针灸手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接触针灸手握器。
背景技术
针灸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手法,对人体特定的部位施加刺激从而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医务工作人员通常用手直接拿取针灸针,然后运用特定的针刺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细菌交互传递,而现有的进针器通常利用各类机械结构实现进针,此过程忽略了医务工作人员的针刺手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非接触针灸手握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针灸手握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针灸手握器,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手握壳体,所述手握壳体的一端滑动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手握壳体的外壁;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滑动套设在手握壳体内,所述小型电机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插针壳体的一端,所述插针壳体的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导入头,所述插针壳体的一侧外壁设有夹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导入头为圆台型结构并且内部设有圆柱结构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手握壳体的两侧内壁平行开设有滑槽,所述小型电机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插针壳体的一侧外壁,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程弹簧,所述回程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凹槽的底部内壁,所述拨动板远离回程弹簧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拨动块,所述拨动块插接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内凹设在滑动柱的一侧,所述滑动柱滑动安装在连接座上并且滑动柱的一端滑动延伸入插针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滑动柱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设有固定连接在插针壳体内壁上的卡座,所述卡板和卡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卡板和卡座相对的一侧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卡板和卡座连接后形成的圆孔直径小于导入头的开口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入头穿入针灸针,然后通过插针壳体上的夹紧机构对针灸针进行夹紧,通过小型电机带动插针壳体转动,进而带动针灸针转动,实现捻转的针灸手法;通过按压按钮带动连接杆移动,配合弹簧带动连接杆回复,进而实现提拉的手法,同时整个操作过程,手指不与针灸针接触,进而避免细菌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握壳体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中医院,未经温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1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圣诞树升降液压推杆
- 下一篇:一种大理石表面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