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密封车灯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2616.4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8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荣;岳留平;万勤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莱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车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密封车灯线束,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内开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左端前后侧内开设有若干组第一进线通孔,所述连接腔右侧活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端内开设有若干组通槽,所述连接器本体前后端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连接器本体右端后侧内开设有两组导向槽;通过连接器本体与车灯外壳的外密封接触实现外密封,同时第一进线通孔和第二进线通孔进线通孔也可对线束进行密封,同时位于连接环内的外密封圈可实现对连接器本体外密封,可有效节省额外的线束及过线塞,节约材料成本,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同时提高线束密封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线束密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密封车灯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网络的主体,没有线束,就没有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制成的连接器,先用电线电缆压紧,再由外部塑料和压紧的绝缘体或金属外壳等通过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元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线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及下游应用行业,线束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及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
如公告号为CN20434559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车灯线束密封结构,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安装在灯壳内腔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连接灯壳内腔,其中心处设置有通孔;还包括套装在线束上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具有与通孔相同的形状。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传统的车灯线束上设置有密封件,线束连接器上也有密封件,通过两道密封来确保密封性能,线束装配完成后,需要对整体车灯进行气密测试,该种线束在使用过程中装配效率较低,同时对线束的浪费较高,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自密封车灯线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密封车灯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密封车灯线束,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内开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呈倾斜状设置,当连接器本体完全进入至车灯外壳内时,此时两组卡扣和卡接块卡接在车灯外壳内,此时连接器本体被固定,所述连接腔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左端前后侧内开设有若干组第一进线通孔,若干组所述第一进线通孔呈等间距设置,所述连接块左端中部内开设有若干组第二进线通孔,若干组所述第二进线通孔呈等间距设置;
所述连接器本体左端固定套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侧固定套接有外密封圈,所述连接腔右侧活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端内开设有若干组通槽,所述连接器本体前后端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连接器本体右端后侧内开设有两组导向槽,所述安装板右端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组所述支撑柱呈等间距设置,将安装板左端沿着进线安装至连接腔内,在四组支撑柱的支撑下安装板不会倾斜。
所述第一进线通孔内卡接有第一防水堵,所述第二进线通孔内卡接有第二防水堵,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接杆,两组所述卡扣呈倒钩状设置,将第一防水堵和第二防水堵塞入至没有线束的第一进线通孔和第二进线通孔内,防止水汽进入至连接器本体内部,导致线束的损坏。
所述连接器本体左端内开设有若干组数字标注,所述数字标注便于操作者将相对应的插头与线束进行插接,若干组所述通槽大小不同,安装板从连接腔内抽出,将准备好的线束分别穿过相对应的通槽内,穿入完成后将若干组线束伸入至连接腔内并从相对应的第一进线通孔和第二进线通孔内穿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器本体与车灯外壳的外密封接触实现外密封,同时第一进线通孔和第二进线通孔进线通孔也可对线束进行密封,第一防水堵和第二防水堵塞入至没有线束的第一进线通孔和第二进线通孔内,防止水汽进入至连接器本体内部,导致线束的损坏,同时位于连接环内的外密封圈可实现对连接器本体外密封,可有效节省额外的线束及过线塞,节约材料成本,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同时提高线束密封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莱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莱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2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用吊索锚具
- 下一篇:叠合板生产平台自动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