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7504.8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神汉;李飞;姚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仪表 罩壳 防水 防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包括位于透明罩内侧面的沟槽、位于沟槽内表面且与外界连通的若干过穿孔、位于沟槽内和过穿孔内的密封条,密封条的内侧面位于沟槽的外部且与外壳挤压接触,本实用新型位于透明罩内表面的沟槽和密封条的设置,且密封条突出于沟槽,使密封条与外壳挤压接触,避免水或粉尘进入外壳内部对仪表造成损坏,对穿孔的设置,使密封条从沟槽溢入对穿孔并被外壳卡住,即使透明罩与密封条的粘接力失效,密封条也不会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仪表应用于工业车辆领域,如洗地机、牵引车、旅游观光车、仓储托盘车、叉车等。该类仪表外观件由外壳和顶部透明罩壳等部分组成,内部是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透明罩起到保护内部结构件的作用;目前较多产品只是依靠尺寸较大的透明罩把仪表正面包裹起来,对正面的淋水和固体物有较好的防护,但是对于恶劣工况的灰尘、水汽和暴雨溅水冲击等因素则容易造成外观和性能的不良,如冲水容易飞溅到外壳内部,且无法阻止灰尘和水汽进入,容易造成内部脏污和水珠凝结。现有的防护措施的方法主要有:1.在透明罩和外壳之间用胶密封,该方法操作难度大,浪费时间,且给仪表维修造成极大的拆壳难度;2.市场有部分把软性防水材料和外壳件成型为一体的形式,但存在一个缺陷,即外壳拆装过程软性材料容易从硬塑料上脱落或破损,即两者的粘接强度不够。
因此,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且防护效果好的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效率高且防护效果好的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包括位于透明罩内侧面的沟槽、位于沟槽内表面且与外界连通的若干过穿孔、位于沟槽内和过穿孔内的密封条,密封条的内侧面位于沟槽的外部且与外壳挤压接触。
所述过穿孔的两端部的截面积小于过穿孔中部的截面积。
所述的密封条采用软性防水材质。
所述沟槽设置若干条,若干沟槽由上至下沿透明罩的内表面呈环形设置。
所述密封条内侧面与透明罩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2~3mm,密封条的外侧面通过过穿孔位于透明罩的外侧面。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位于透明罩内表面的沟槽和密封条的设置,且密封条突出于沟槽,使密封条与外壳挤压接触,避免水或粉尘进入外壳内部对仪表造成损坏,对穿孔的设置,使密封条从沟槽溢入对穿孔并被外壳卡住,即使透明罩与密封条的粘接力失效,密封条也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沟槽、过穿孔与密封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透明罩1、沟槽2、过穿孔3、密封条4、外壳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7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控制柜的防静电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伸缩机头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