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工件上浮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8718.7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2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古荨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荨红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维智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8 | 代理人: | 赵晓慧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工件 上浮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工件上浮的夹具,涉及机加工夹具领域,针对现有的平口钳因装配间隙导致夹持工件后工件上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钳身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半埋式安装于钳身的顶端,且所述夹持机构内设置有产生下压分力的结构,所述钳身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螺纹套接有滑块,且所述丝杆和滑块均套接于滑槽内,且所述滑块的顶端沿钳身的宽度方向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钳身的顶端滑动设置有夹块,且所述夹块的底端与燕尾槽匹配套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平口钳因装配间隙导致夹持工件后工件上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工件上浮的夹具。
背景技术
平口钳是机加工中常见的夹具,市面上现有的平口钳基本由钳身、丝杆滑块以及若干小配件组成,通过旋转丝杆驱动滑块向固定块移动,最终达到将物品夹持的目的,能够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使用需求,但是对于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的精密机械来说,普通的平口钳普遍存在夹持后工件上浮的情况,对加工高度的尺寸造成了严重影响;
工件被平口钳夹持后上浮,是因为滑块与滑槽(或滑轨等)之间存在间隙,夹紧过程中这些间隙难以消除,甚至在受力复杂的情况下变得更加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止工件上浮的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工件上浮的夹具,解决了现有的平口钳因装配间隙导致夹持工件后工件上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工件上浮的夹具,包括钳身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半埋式安装于钳身的顶端,且所述夹持机构内设置有产生下压分力的结构;
所述钳身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螺纹套接有滑块,且所述丝杆和滑块均套接于滑槽内,且所述滑块的顶端沿钳身的宽度方向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钳身的顶端滑动设置有夹块,且所述夹块的底端与燕尾槽匹配套接。
优选的,所述钳身的两侧均设置有边条,且所述钳身的一端顶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靠山。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钳身的一端顶部设置有固定块,且所述钳身的顶端位于固定块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块与钳身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所述钳身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且所述第一圆孔位于钳身的外侧,所述钳身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圆孔,且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之间呈共轴设置。
优选的,两组所述轴承分别套接于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内,且所述钳身位于第三圆孔的一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钳身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圆孔,且所述丝杆的此端呈共轴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旋转丝杆通过螺纹螺距推动滑块沿丝杆轴向移动,滑块移动时,通过燕尾槽带动夹块移动,通过燕尾槽的斜面推动夹块时,可产生向下的分力,利用下分力将夹块拉紧在钳身的顶端面上,夹紧力越大,产生的下压分力也越大,从而达到避免工件夹持后产生上浮。
2、该装置的固定块采用螺丝与钳身固定,磨损后可进行更换维护,安装新的固定块时,将固定块的一侧底边与钳身上的靠山靠齐,再锁紧螺丝,以靠山为位置基准,可免去繁琐的调试,以此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3、滑块沿滑槽内滑动,可避免滑块因摩擦力与丝杆发生跟转现象,滑块上的燕尾槽隐藏于滑槽内,因此夹块通过燕尾槽与滑块装配后无法直接取出,可保持结构稳定。
综上所述,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平口钳因装配间隙导致夹持工件后工件上浮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荨红,未经古荨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8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线自动分线剥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房间渗漏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