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22448.7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6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顾银生;李艳;朱丽君;毛红燕;陆安;钱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睿兴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抗震 加固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属于古建筑防护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固定底座在条形凹槽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设有电动机和气泵,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指向水平方向,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套设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斜管,所述连接斜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抵触组件;本申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通过多组本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对古建筑进行抵触固定,保证稳定的防护加固效果,且在加固的过程中,有效地降低古建筑木质材料的湿度,延长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古建筑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早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为了保障古建筑的质量,避免受到外界震动而损坏,通常会借助防护装置对古建筑进行防护。
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古建筑防护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只是依靠着固有的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支撑,但是由于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在湿度或者阴雨天气时,容易因水分过多造成损坏,而现有的防护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固定底座在条形凹槽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设有电动机和气泵,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指向水平方向,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套设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斜管,所述连接斜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抵触组件;
所述抵触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斜管连通的抵触框,所述抵触框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通孔,且所述抵触框在通孔处安装有滤网;
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弹簧管,且所述弹簧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斜管内部连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在条形凹槽的一侧开设有与条形凹槽平行的条形滑槽,且所述固定底座在条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若干组滑动连接组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连接组件包括T形滑动件,所述T形滑动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螺纹套筒。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旋设有抵触杆,且所述抵触杆的一端与所述抵触组件的侧面抵触,进而提高了抵触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座上条形滑槽的竖截面呈与所述T形滑动件适配的T形,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连接板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底座顶端抵触的抵触螺钉,方便实现滑动连接组件以及抵触杆的位置调节以及固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座在条形凹槽的底端内壁处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平行的导向槽,且所述固定底座在导向槽处滑动连接有与所述螺纹套管固定连接的导向块,方便实现连接斜管以及抵触组件的水平移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光伏电板和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与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气泵连接,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睿兴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睿兴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22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