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溶铜罐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24617.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21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存;汪雍;李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铁鑫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涂梓哲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溶铜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率溶铜罐,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盖板,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压板筛网,罐体的底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组件与进液组件;进气组件包括主进气管、进气半环、进气支管与进气口,进气管固定安装在罐体的一侧外壁上,进气半环固定安装在罐体的一侧内部,进气支管均匀安装在进气半环的一侧壁上,进气口位于进气支管的侧壁上,主进气管、进气半环与进气支管之间相连通;进液组件包括主进液管、进液半环、进液支管与进液口,主进液管与主进气管对称设置,进液半环与进气半环对称设置,进液支管与进气支管交叉间隔分布设置,进液口位于进液支管的侧壁上,主进液管、进液半环与进液支管之间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溶铜罐。
背景技术
溶铜,就是把固态铜变成溶成铜离子,溶铜的过程是将处理好的合格的原料铜投入到溶铜罐内,料块越小越好,料块之间缝隙越小越好,布料越均匀越好,加入规定数量的水和硫酸后,开始通入空气、加热,原料铜与氧、硫酸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和化合反应,生成硫酸铜水溶液,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铜与氧气反应进行的较慢,控制着整个反应过程的速度,增大氧气量有利于反应进行,故在操作过程中,通入压缩空气以增加参与反应的氧气量,此外,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结合后续工序的生产,将溶铜温度控制在70℃左右,采用中温溶铜,这样,既能保证生产所需的热量平衡及溶铜速度又可延长溶铜罐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溶铜罐一般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一般由活动式的盖板构成,用于放入固态铜,下部用于吹入压缩空气和注入硫酸溶液,在溶铜过程中,硫酸溶液的洁净度和是否能持续均匀吹入空气对整个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增大氧气和硫酸与固态铜的接触面积,并且使得反应更加均匀是提高溶铜速度的关键,现有技术中溶铜速率较慢有待提高,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率溶铜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溶铜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溶铜速率较慢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溶铜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盖板,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压板筛网,且所述压板筛网位于所述罐体的下部,所述罐体的底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组件与进液组件;
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主进气管、进气半环、进气支管与进气口,所述进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进气半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的一侧内部,所述进气支管均匀安装在所述进气半环的一侧壁上,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支管的侧壁上,所述主进气管、所述进气半环与所述进气支管之间相连通;
所述进液组件包括主进液管、进液半环、进液支管与进液口,所述主进液管与所述主进气管对称设置,所述进液半环与所述进气半环对称设置,所述进液支管与所述进气支管交叉间隔分布设置,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进液支管的侧壁上,所述主进液管、进液半环与进液支管之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进液管与所述罐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进液半环与所述主进液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进液支管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液半环的一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侧壁上安装有排污管,且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进气组件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上部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溢流管。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为开口向下的圆弧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对进气组件与进液组件结构的改进,使得氧气、硫酸溶液等反应介质的注入更加均匀,从而与固态铜进行更加充分的反应,使得反应效率更高,提高了溶铜效率;该装置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实用性较好,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铁鑫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铁鑫金属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24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