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静电多功能混纺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36093.7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3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方;蔡芳;董旭明;周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彩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9/02;B32B9/04;B32B3/24;B32B27/32;B32B5/08;B32B27/12;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董晨楠 |
地址: | 3130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多功能 混纺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多功能混纺面料,包括外侧涤棉混纺布层(1)和内侧涤棉混纺布层(2),外侧涤棉混纺布层(1)和内侧涤棉混纺布层(2)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3);所述内侧涤棉混纺布层(2)由内侧经线和内侧纬线编织而成;内侧经线包括相互缠绕的三角三孔中空聚酯纤维和导电纤维;内侧纬线包括棉纤维,棉纤维外螺旋缠绕有中空异形截面纤维。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改善抗静电性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纺面料,特别是一种抗静电多功能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混纺面料,是指由混纺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既有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如涤棉布、涤毛华达呢等。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混纺面料就是涤棉混纺面料,其以涤纶为主要成份,棉纤维为辅,优点是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但是现有的涤棉混纺面料的抗静电性不佳,摩擦易产生静电,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抗静电性能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多功能混纺面料。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改善抗静电性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抗静电多功能混纺面料,包括外侧涤棉混纺布层和内侧涤棉混纺布层,外侧涤棉混纺布层和内侧涤棉混纺布层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所述内侧涤棉混纺布层由内侧经线和内侧纬线编织而成;内侧经线包括相互缠绕的三角三孔中空聚酯纤维和导电纤维;内侧纬线包括棉纤维,棉纤维外螺旋缠绕有中空异形截面纤维。
前述的抗静电多功能混纺面料中,所述外侧涤棉混纺布层由外侧经线和外侧纬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外侧经线包括相互缠绕的方形四孔中空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所述外侧纬线包括相互缠绕的棉纤维和抗静电纤维。
前述的抗静电多功能混纺面料中,所述内侧涤棉混纺布层和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之间设有抗紫外涂层。
前述的抗静电多功能混纺面料中,外侧涤棉混纺布层和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之间设有抗菌涂层。
前述的抗静电多功能混纺面料中,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包括上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和下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上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和下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之间设有抗静电剂胶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外侧涤棉混纺布层、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和内侧涤棉混纺布层组成,通过限定外侧和内侧涤棉混纺布层的组织结构,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面料整体的抗静电性能,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具体的,内侧涤棉混纺布层的内侧经线由三角三孔中空聚酯纤维和导电纤维组成、内侧纬线由棉纤维和中空异形截面纤维组成,使得内侧涤棉混纺布层既具有良好的保暖隔热和抗菌性能,又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外侧涤棉混纺布层的外侧经线由方形四孔中空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组成,外侧纬线由棉纤维和抗静电纤维组成,使得外侧涤棉混纺布层既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又具有良好的蓬松性和弹性回复。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上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和下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之间设置抗静电剂胶水层,进一步的改善面料整体的抗静电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改善抗静电性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侧涤棉混纺布层,2-内侧涤棉混纺布层, 3-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4-抗紫外涂层,5-抗菌涂层,301-上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302-下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303-抗静电剂胶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彩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彩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36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危废暂存库降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墙体空洞封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