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近双柱之间支模加固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41687.7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6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昂;赵畅;罗星灿;石塞亚;史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张会会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近双柱 之间 加固 装置 | ||
一种用于超近双柱之间支模加固的装置,包括穿杆以及套设于穿杆的定型套筒;所述穿杆用于贯穿双柱的梁模板;所述定型套筒包括间隙套筒和端部套筒,所述间隙套筒位于双柱之间,所述端部套筒位于双柱外侧;所述间隙套筒与双柱的梁模板之间还设置有定型结构。所述定型板采用钢板,钢板开设有穿杆孔,用于穿杆穿入。本装置中,采用定型结构中的定型板紧贴双柱之间的梁模板,利用间隙套筒拧紧抵住双柱之间的钢板龙骨,同时端部套筒拧紧抵住双柱外侧的梁模板,防止松动,梁模板按照一定间距设置,能够有效保证模板加固效果。本装置中采用可调节连接带,不仅能够对双柱空隙中的钢模板进行固定和支撑,还能够测量和校对双柱空隙中量钢模板之间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双柱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近双柱之间支模加固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双柱浇筑目前有两种方法进行施工,一种为在双柱模板中间填塞泡沫板,双柱一次性浇筑完成,缺点是泡沫板不能有效固定,易变形,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振动棒的振捣容易导致泡沫板松动移位,导致双柱之间跑模,涨模;另一种就是将双柱分成两个独立部分分时间前后顺序进行浇筑,进行两次支模,缺点是施工周期长,双柱不能同时施工,延误了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超近双柱之间支模加固的装置,解决上述超近双柱之间的支模加固问题,通过在超近双柱之间进行一次支模,实现双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
一种用于超近双柱之间支模加固的装置,包括穿杆以及套设于穿杆的定型套筒;
所述穿杆用于贯穿双柱的梁模板;
所述定型套筒包括间隙套筒和端部套筒,所述间隙套筒位于双柱之间,所述端部套筒位于双柱外侧;所述间隙套筒与双柱的梁模板之间还设置有定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结构为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板采用钢板,所述钢板开设有穿杆孔,用于穿杆穿入;其中,所述穿杆孔与定型板连接处为坡面,坡面组成的穿杆孔边沿朝向所述间隙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结构为通过可调节连接带连接的两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结构包含第一定型板、第二定型板、可调节连接带;
所述第一定型板和第二定型板分别抵接于双柱相对设置的钢模板,所述可调节连接带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定型板,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定型板,所述可调节连接带与所述第一定型板、第二定型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连接带为交错设置的两个带通孔的板状结构,记为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
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定型板,所述第一连接带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定型板,所述第二连接带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定型板与第二定型板通过螺栓形成可调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连接带粘贴有数值标示带;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所述第二通孔为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穿杆为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套筒设置有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套筒的数量有两个,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穿杆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装置中,采用定型结构中的定型板紧贴双柱之间的梁模板,利用间隙套筒拧紧抵住双柱之间的钢板龙骨,同时端部套筒拧紧抵住双柱外侧的梁模板,防止松动,梁模板按照一定间距设置,能够有效保证模板加固效果。
②本装置中采用可调节连接带,不仅能够对双柱空隙中的钢模板进行固定和支撑,还能够测量和校对双柱空隙中量钢模板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416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