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音保温叠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42971.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0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朱丹;吴迎兵;王一峰;顾郑扬;管浩;孙权;顾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江祥瑞现代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1/82;E04B1/76;E04B1/94;E04B1/98;E04C5/04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张琳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保温 叠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音保温叠合板,涉及叠合板技术领域。一种隔音保温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所述叠合板本体由上钢筋网、混凝土浇筑层、第一连接筋、下钢筋网和第二连接筋组成,第一连接筋与第二连接筋设置在上钢筋网与下钢筋网之间,混凝土浇筑层浇筑在上钢筋网、第一连接筋、下钢筋网和第二连接筋上。该隔音保温叠合板,同时避免外界温度进行渗透,因此提高室内的舒适度,降噪层与空腔的设置可以大大的提高叠合板本体整体的隔音降噪效果,因此确保室内的安静,避免夜间外界噪音对室内造成影响,以及阻燃层的设置,可以提高叠合板本体的整体抗阻燃效果,因此确保叠合板本体使用中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音保温叠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积极推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以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38%,大力发展节能型建筑已成为共识。
申请号为CN202023263467.5的专利公开了叠合楼板,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底板、倒锥形凸条、钢筋笼、垫片等结构配合,来完成减少工程造价方便运输的目的,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所得叠合板,不具备良好的隔音保温效果,因此在夏季和冬季时,室内温度会得到快速流失,同时外界温度容易渗透至室内,因此降低了室内的舒适度,同时在夜间时,外界噪音较大会影响室内的安静环境,因此影响正常睡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隔音保温叠合板,能够解决不具备良好的隔音保温效果,因此在夏季和冬季时,室内温度会得到快速流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保温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所述叠合板本体由上钢筋网、混凝土浇筑层、第一连接筋、下钢筋网和第二连接筋组成,第一连接筋与第二连接筋设置在上钢筋网与下钢筋网之间。
混凝土浇筑层浇筑在上钢筋网、第一连接筋、下钢筋网和第二连接筋上,叠合板本体上设置有隔音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筋为工字型,第二连接筋为两层,两层第二连接筋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筋相背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隔音保温层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接筋相对一侧的内部,每两个第一连接筋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隔音保温层,两个隔音保温层相对的一侧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为H型的分割板,两个分割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呈十字形设置,两个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分割板的表面与两个隔音保温层相对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分割板将隔音保温层之间形成多个空腔,分割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绳,阻尼绳上固定连接有阻尼球。
优选的,所述隔音保温层由聚氨酯保温板、石棉纤维保温板、降噪层、玻璃棉保温层、金属保温层和阻燃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位于外侧,金属保温层固定连接在阻燃层的内侧,玻璃棉保温层固定连接在金属保温层的内侧,降噪层固定连接在玻璃棉保温层的内侧,石棉纤维保温板固定连接在降噪层的内侧,聚氨酯保温板固定连接在石棉纤维保温板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隔音保温叠合板,通过设置的聚氨酯保温板、石棉纤维保温板、玻璃棉保温层和金属保温层,因此提高叠合板本体的整体保温隔热效果,因此可以有效的避免室内温度快速流失,同时避免外界温度进行渗透,因此提高室内的舒适度,降噪层与空腔的设置可以大大的提高叠合板本体整体的隔音降噪效果,因此确保室内的安静,避免夜间外界噪音对室内造成影响,以及阻燃层的设置,可以提高叠合板本体的整体抗阻燃效果,因此确保叠合板本体使用中的安全。
(2)、该隔音保温叠合板,通过设置的阻尼球,因此当叠合板本体受到震动和外力影响时,阻尼球进行晃动,因此起到阻尼减震以及抗风的效果,进而确保叠合板本体的整体使用效果和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江祥瑞现代建筑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江祥瑞现代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42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电源电流测量装置
- 下一篇:通讯电路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