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驳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53548.6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4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钦;梁猛龙;黄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朗管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曾令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修复 接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驳接管,属于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两端的驳接管头,驳接管头包括驳接段和与管体连接的连接段,驳接段内侧设有环形膨胀体,应用时,驳接段和环形膨胀体套设在原管道上,并且环形膨胀体在原管道和驳接管头间形成密封,通过环形膨胀体的膨胀在原管道和驳接管头间形成密封,对流体实现封堵,原管道内的流体能够沿原管道进行输送,无需对管道进行断流,继而后续能够在驳接管头的驳接段外侧对驳接管头和原管道进行熔接或焊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在进行管道修复时,无需对管道进行断流,有效的降低了管道修复对周边区域居民的影响,避免流体外泄影响管道的熔接或焊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驳接管。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地下管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大批地下管道由于铺设时间久远,现已纷纷达到或接近使用年限,其结构强度大大降低,因而在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影响下会出现破损。目前,针对管道破损,有开挖和非开挖两种修复技术,但非开挖修复技术较适用于管道整体破碎较小的情况,针对破碎情况较严重的管道,采用非开挖修复,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因而在管道破损较严重并且具备开挖条件的情况下,目前较多采用的还是开挖修复。针对破碎较严重的管道,多采用整体截断更换的修复方式,为避免截断管道后,外泄的流体影响管道的熔接或焊接,需要提前对管道进行断流,这就容易给施工区域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驳接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驳接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两端的驳接管头,所述驳接管头包括驳接段和与管体连接的连接段,驳接段内侧设有环形膨胀体,应用时,驳接段和环形膨胀体套设在原管道上,并且环形膨胀体在原管道和驳接管头间形成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驳接管头内侧壁设有环形凹槽,环形膨胀体嵌入在环形凹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驳接管外侧与环形凹槽相对位置设有环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膨胀体为环形遇水膨胀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面向内侧的开口逐渐放大。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膨胀体为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的气门嘴由驳接管头内引出到驳接管头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驳接管头外侧设有用于容置气门嘴的容置凸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驳接段内侧设置环形膨胀体,驳接管头和环形膨胀体套接在原管道上后,通过环形膨胀体的膨胀在原管道和驳接管头间形成密封,对流体实现封堵,原管道内的流体能够沿原管道进行输送,无需对管道进行断流或是缩短断流时间,继而后续能够在驳接管头的驳接段外侧对驳接管头和原管道进行熔接或焊接,避免了流体外泄、影响管道的熔接或焊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在进行管道修复时,无需对管道进行断流,有效的降低了管道修复对周边区域居民的影响,避免流体外泄影响管道的熔接或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应用状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驳接管头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驳接管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应用状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驳接管头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驳接管头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朗管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朗管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53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鲜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用废气洗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