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56580.X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6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陆为东;刘金波;张孟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A47L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 ||
一种吸尘器,设有电机、可在电机带动下旋转而产生抽吸气流的叶轮,吸尘器还设有排风风道、通风的风窗壁、透气的第一降噪件、透气的第二降噪件,所述排风风道的末端设有风道出风口以供排风风道排风,所述风窗壁位于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下游,所述第一降噪件封堵所述排风风道,所述第二降噪件遮蔽于风窗壁的内侧,所述叶轮排出的气流流经排风风道并依次穿过第一降噪件、第二降噪件、风窗壁,如此设计,叶轮排出的气流沿着排风风道流动时借助于穿过封堵于排风风道的第一降噪件而进行初步的消音降噪,并进一步穿过遮蔽于风窗壁的内侧的第二降噪件而进行了进一步的消音降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涉及吸尘器的降噪。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常见的垃圾清理设备,其常见的使用痛点在于工作噪音较大,用户在使用吸尘器进行抽吸垃圾的日常工作时,若时间比较长,则长时间的吸尘器工作噪音使得用户身心都较为难受,现有的吸尘器通常也会设置一些消音降噪物品(例如用于吸声降噪的海绵进行隔离或吸收噪音),但布局不佳,降噪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叶轮排出的气流消音降噪效果较好的吸尘器。
一种吸尘器,设有电机、可在电机带动下旋转而产生抽吸气流的叶轮,吸尘器还设有排风风道、通风的风窗壁、透气的第一降噪件、透气的第二降噪件,所述排风风道的末端设有风道出风口以供排风风道排风,所述风窗壁位于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下游,所述第一降噪件封堵所述排风风道,所述第二降噪件遮蔽于风窗壁的内侧,所述叶轮排出的气流流经排风风道并依次穿过第一降噪件、第二降噪件、风窗壁。
如此设计,叶轮排出的气流沿着排风风道流动时借助于穿过封堵于排风风道的第一降噪件而进行初步的消音降噪,并进一步穿过遮蔽于风窗壁的内侧的第二降噪件而进行了进一步的消音降噪,从而消音降噪效果较好。
可选的,吸尘器还设有位于所述风道出风口下游的扩张腔室,第一降噪件位于扩张腔室内,风道出风口输出的气流排入扩张腔室,并依次穿过第一降噪件、风窗壁而排出扩张腔室;风道出风口输出的气流在扩张腔室扩散开来,风道出风口构成扩张腔室的入风口。
可选的,所述风窗壁暴露于吸尘器外侧,所述风窗壁连通吸尘器外部与扩张腔室,风窗壁设有第一风窗、第二风窗、连在第一风窗与第二风窗之间的不透风挡板,第一风窗位于不透风挡板的靠近风道出风口的一侧,第二风窗位于不透风挡板的远离风道出风口的一侧,第二降噪件贴靠于第一风窗的内侧、第二风窗的内侧及不透风挡板的内侧,第二降噪件将第一风窗、第二风窗完全遮蔽,风道出风口排入扩张腔室的气流从第一风窗及第二风窗排出扩张腔室。
可选的,吸尘器还设有把手、外罩壳,把手位于外罩壳外侧并连接于外罩壳,风窗壁设于外罩壳,外罩壳向下延伸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风窗壁夹持第二降噪件,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位于扩张腔室内。
可选的,所述排风风道设有内风道、与内风道相连的外风道、间隔壁,内风道呈环绕于电机的转轴轴线的环形,叶轮可在电机的转轴带动下旋转,外风道位于内风道的外围,外风道位于内风道下游,外风道的一端构成风道出风口,外风道的相反另一端直接连通内风道,间隔壁被内风道与外风道所共用,用以分隔内风道与外风道。
可选的,外风道的所述一端构成所述排风风道的末端,所述第一降噪件封堵外风道的所述一端以封堵所述排风风道。
可选的,间隔壁是不透气的以避免内风道的气流透过间隔壁进入外风道,排风风道输送的气流皆由风道出风口排出排风风道并皆穿过第一降噪件。
可选的,间隔壁呈弧形,外风道呈弧形;所述第一降噪件封堵所述外风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56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