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显示器检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2680.9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7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郎琪;蒋金波;吴昌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3 | 代理人: | 卓霖;许向彤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显示器 检查 系统 | ||
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查从具有位于多个焦平面处的像素的面板发射的光束的显示器检查系统。该显示器检查系统包括焦距可调的可调焦透镜,用于聚焦在面板处;第一感测单元,用于接收光束;消像差光学系统,该消像差光学系统布置在可调焦透镜与第一感测单元之间,用于聚焦在第一感测单元处;以及放置在消像差光学系统的后焦距内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该消像差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齐明透镜和第一双胶合透镜的第一串联级联透镜组,用于校正光学像差。该第一齐明透镜和第一双胶合透镜被共同配置成使得后焦距以光束入射到第一感测单元的方式延伸。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7月6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第17/367,790号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执行显示器检查的系统,尤其涉及能够识别柔性显示器上的像素缺陷和颜色异常的系统。
背景技术
正在开发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特别地,液晶平板显示器被广泛用于大多数应用。然而,二维平面显示面板无法在用于曲面屏或可穿戴设备时实现高度的灵活性。近年来,柔性显示器作为下一代显示器迅速崛起,其可以例如通过弯曲、滚卷、折叠、滚动或滑动等,根据需要变形为凸、凹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这样的面板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非常适合各种可穿戴和移动电话应用。
现有技术的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不同的分辨率和色深,以及高像素密度。鉴于面板上可以显示的颜色范围很广,因此检测像素级缺陷具有挑战性。在某些情况下,面板上会随机出现颜色不均匀性,这会对整体显示性能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在显示某些图像时会很明显。因此,显示面板的缺陷和颜色检查对于保障每个显示面板的质量至关重要。
为确保柔性显示面板的质量,在制造过程的后期阶段要对每个面板进行缺陷检查。然而,常规的针对平板显示器的显示器检查系统并不适用于柔性显示器。尤其是在柔性显示器的周边区域执行像素缺陷检查和颜色检测很困难,并且没有用于在柔性显示器弯曲成不同的弯曲形状时检查面板的自动系统。因此,检查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并且很难保证零缺陷。在某些情况下,柔性显示器只能通过目视检查来进行检查,在目视检查中,面板被点亮以供操作员检查。
现有的成像色度计和光度计,例如由Radiant Vision Systems开发的色度计和光度计,可以捕获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明视测量。然而,这些色度计和光度计仅限于用于平板显示器,无法对柔性显示器执行评估和表征。通常用于执行检查的其他检查设备包括光谱仪和其他像素缺陷检查器。然而,没有提供可以对柔性显示器执行包括像素缺陷检查和颜色检测的全功能在线检测的解决方案。此外,检查设备需要机械安装到测试夹具,并且检查是通过多轴机械移动来执行的。
CN 111157542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曲面屏的缺陷检测装置。该缺陷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光路延伸补偿模块,用于对曲面屏的曲面表面进行成像。如其附图所示,相机通过反射镜和光路延伸补偿模块对曲面进行成像,光路延伸补偿模块布置在曲面表面的光路上,以使图像在轴向上移位。然而,这样的检查装置仅限于特定的曲面表面。当柔性显示器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时,相应的光路延伸补偿模块将很难设计。
CN 2627501Y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液晶面板点亮后的目视缺陷。所提出的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多个相机可垂直和水平移动以捕获显示图像。虽然这种检测装置不是为柔性显示器设计的,但底层的多轴机械移动方法通常应用于工厂中对非平面显示器执行缺陷检查。由于这种方法通过机械移动执行检查,因此检查的效率和准确度值得怀疑。
因此,本领域需要这样一种系统,该系统试图通过对柔性显示器执行显示器检查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些问题。此外,根据随后的详细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结合附图和本公开的该背景技术,其他期望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2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