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贴胶区域的电极集流体用金属薄膜以及使用其制造电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2897.X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8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闵智媛;金宣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武胐;庞东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区域 电极 流体 金属 薄膜 以及 使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包含贴胶区域的电极集流体用金属薄膜,以及使用该薄膜制造电极的方法,并且本发明可以防止金属薄膜在金属薄膜两侧形成电极混合物层的过程中卷曲或折叠。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基于2020年1月6日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20-0001474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包含贴胶区域的电极集流体用金属薄膜,以及使用该金属薄膜制造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和对于移动设备需求的增加,对二次电池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其中,锂二次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工作电压以及优异的储存和寿命特性而被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产品以及各种移动设备的能源。
此外,二次电池作为电动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等(其被提议作为使用化石燃料的现有汽油车和柴油车的空气污染的解决方案)的能源受到关注。为了用作电动车辆的能源,需要高功率电池。
这种二次电池正在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而开发为能够实现高电压和高容量的模型。为了实现高容量,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对二次电池的四大要素,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质溶液进行优化工艺。
图1是常规技术的涂布了电极混合物层的集流体用金属箔的照片。参见图1,在作为集流体用金属薄膜的铜箔的一个表面上涂布电极混合物层后,对两侧上都形成了电极混合物层的集流体进行干燥过程。之后,在该铜箔反面上涂布(背面涂布)电极混合物层,然后通过干燥过程将其干燥。然而,当在将电极混合物层涂布在铜箔的一个表面上后进行干燥过程时,由于铜箔与电极混合物层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铜箔可能会朝一个方向卷起。在对铜箔施加背面涂布的过程中,干燥的铜箔的末端可能会折叠。铜箔末端的折叠部分没有施加电极混合物层,这引起电极缺陷。
因此,需要能够在现有金属薄膜两侧上有效施加电极混合物层而不抑制工艺效率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贴胶区域的电极集流体用金属薄膜,以及使用该金属薄膜制造电极的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电极的方法。在一个实例中,本发明的制造电极的方法包括:在集流体用金属薄膜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一电极混合物层的第一涂布步骤;将已形成有第一电极混合物层的所述金属薄膜干燥的第一干燥步骤;在经第一干燥的金属薄膜的已形成有第一电极混合物层的表面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第二电极混合物层的第二涂布步骤;以及将已形成有第二电极混合物层的所述金属薄膜干燥的第二干燥步骤。其中,所述集流体用金属薄膜包括贴胶区域,基于第一涂布步骤中的涂布方向,所述贴胶区域形成在与涂布起点相对的末端。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集流体用金属薄膜的宽度方向边缘是未形成电极混合物层的未涂布部分线,并且所述贴胶区域形成在所述未涂布部分线上。
在一个具体实例中,所述贴胶区域形成在所述未涂布部分线上,并且形成在所述未涂布部分线的宽度方向上的20%至100%的范围内。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贴胶区域在涂布方向上形成为与所述集流体用金属薄膜的末端相距一定距离,并且沿着所述集流体用金属薄膜的未涂布部分线形成。
在一个具体实例中,形成贴胶区域的部分的长度对应于所述集流体用金属薄膜的总长度的3%至30%。
在另一个实例中,贴胶区域形成在所述集流体用金属薄膜的两个表面上。
在一个实例中,在第一涂布步骤中,第一电极混合物层从未形成贴胶区域的末端起形成在所述集流体用金属薄膜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在第二涂布步骤中,第二电极混合物层从已形成有贴胶区域的末端起形成在所述集流体用金属薄膜的另一个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2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