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空中叶面喷撒的农药微粒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3719.9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9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黄啟良;陆宴辉;曹立冬;曹冲;赵鹏跃;李凤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25/28 | 分类号: | A01N25/28;A01N25/30;A01N25/24;A01N43/90;A01P7/04;A01P3/00;A01P13/00;A01N37/50;A01N43/653;A01N37/40;A01N47/02;A01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中 叶面 喷撒 农药 微粒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空中叶面喷撒的农药微粒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至少农药微粒剂表面具有遇水乳化层或遇水凝胶化层;先将农药有效成分与表面活性剂充分剪切混合均匀,形成微乳液;再将载体材料中加入水剪切混合均匀后砂磨或造粒,形成内核;最后将微乳液与内核混合或喷雾到内核上,在内核表面形成遇水乳化层或遇水凝胶化层;或者直接混合后粉碎研磨后喷雾干燥造粒;农药微粒剂粒径为0.047~0.5mm、比重为0.7‑1.5g/cm3。在微粒表面形成遇水乳化或凝胶化的界面,以使微粒到达靶标作物叶面时形成有效黏附和沉积,克服雾滴的弹跳流失。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多种病虫害同时防治时多种农药制剂现混现用的混合相容性与稳定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新剂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空中叶面喷撒的农药微粒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使用农药是有效防控农业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普遍采用对水喷雾施用农药,雾滴从喷头喷出后,就完全暴露在开放的生态环境中,受风吹、日晒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蒸发飘移;进入作物冠层的雾滴,在向叶片表面沉积时,也会发生碰撞、弹跳以及聚并、滚落而流失,农药沉积率一般不足50%。
研究表明,农药雾滴向靶标作物冠层运行过程中,因水分蒸发而使雾滴粒径变小,粒径变小导致雾滴运行速度急剧衰减,两因素叠加是雾滴产生飘移损失的主要原因。而雾滴蒸发的关键问题在于,农药对水稀释喷雾形成的雾滴在空间运行中主要表现“水”性特征,在高温、低湿、多风等环境条件下,雾滴的蒸发飘移是无法避免的。
随着农业土地集约和种植业托管模式发展,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逐渐成为农药施用的主体,具有高作业效率、低喷液量、细雾滴等作业特征的植保无人机和喷杆喷雾机成为农药喷施主要器具,雾滴蒸发飘移问题更加突出,也引起多方面的关注。为此,人们对农药剂型和植保施药机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和改造提升,采用植保无人机加飞防专用喷雾助剂低空喷洒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药雾滴蒸发飘移,但没有改变雾滴水分蒸发进而产生飘移的本质特征,成为农药利用率提高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农药雾滴的“水”性特征,解决农药雾滴的蒸发飘移问题的一种用于空中叶面喷撒的农药微粒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空中叶面喷撒的农药微粒剂,至少所述农药微粒剂表面具有遇水乳化层或遇水凝胶化层。
上述用于空中叶面喷撒的农药微粒剂,所述遇水乳化层或所述遇水凝胶化层内含有农药有效成分。
上述用于空中叶面喷撒的农药微粒剂,所述农药微粒剂的粒径为0.047~0.5mm、比重为0.7-1.5g/cm3。
农药微粒粒径太大,则不能牢固地粘附在叶片上;农药微粒粒径太小,由于制备原料的比重限制而其比重不可能很大,因此其会随风漂移,况且农药微粒粒径太小也会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农药微粒比重太大,则落下时会穿透叶片;农药微粒比重太小,则会随风漂移。农药微粒粒径和比重是相辅相成,必须相互匹配且配合其表面的遇水乳化层或遇水凝胶化层才能够很好地实现喷撒后落在叶片上且能够附着在叶片上。此外,农药微粒粒径太大,无人机撒施的时候占用空间太大,导致携带量的微粒数量降低,难以均匀撒施在植物叶片上,并且也难以实现单位重量的农药微粒撒施的面积满足实际要求,从这个角度考虑,农药微粒粒径也不宜太大。
上述用于空中叶面喷撒的农药微粒剂,所述农药微粒剂含有农药有效成分、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材料,所述农药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1-10%,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2-15%,所述载体材料的质量分数为30-97%;
或者所述农药微粒剂含有农药有效成分、色素、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材料,所述农药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1-10%,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2-15%,所述载体材料的质量分数为30-97%,所述色素的质量分数为0.0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3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nCoZn类铁素体
- 下一篇:智能复合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