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5271.4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5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H-J·汉尼希;E·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表面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泽周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板 | ||
1.一种嵌板(A、B、C、D),所述嵌板具有嵌板芯(E)、嵌板上侧(O)、嵌板下侧(G)以及具有第一棱边对和第二棱边对,其中,所述第一棱边对在一嵌板棱边(N)上设有槽型廓(1)并且在对置的嵌板棱边(F)上设有与所述槽型廓互补的键型廓(2),所述槽型廓和所述键型廓形状锁合地共同作用,使得在锁紧状态中(水平地)抵抗锁紧的嵌板在所述嵌板的平面中的相背运动,其中,所述第二棱边对在其对置的嵌板棱边上设有互补的钩型廓,即设有接收钩(3)以及锁定钩(6),其中,所述锁定钩(6)能够通过在垂直于所述嵌板平面的方向上的接合运动与所述接收钩(3)拼合,条件是:所述接收钩(3)设有用于单独的锁止元件(5、66、73、80、86、93)的保持槽(41、67),借助所述单独的锁止元件能够实现竖直的锁紧效果,其中,所述第一棱边对的所述键棱边(2)与所述接收钩(3)在所述嵌板(A、B、C、D)的角(K1)处相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棱边对的所述接收钩(3)上的、用于所述锁止元件(5、66、73、80、86、93)的保持槽(41、67)设有上槽壁(43、68),所述上槽壁相对于所述嵌板上侧(O)具有间距(L2),所述间距比所述嵌板上侧(O)与所述第一棱边对的所述键型廓(2)的键上侧(19)之间的间距(L1)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两个棱边对中的一个棱边对上,互补的嵌板棱边(F、N、M、U)中的至少一个嵌板棱边设有倒棱(9、10、54、55、58、5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边对中的至少一个棱边对在其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F、N、M、U)上分别具有倒棱(54、55、58、59),所述倒棱在两个所述嵌板的拼合状态中构成凹进的接合部,其中,互补的嵌板棱边(F、N、M、U)的所述倒棱(54、55、58、59)是大小不同的,并且在所述拼合状态中,较大的倒棱(54、58)被较小的倒棱(55、59)遮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较大的倒棱(54、58)的下端部上设置有冲击面(23a、52),在具有所述较小的倒棱(55、59)的那个嵌板棱边(F、N)上设置有对应冲击面(24a、53),所述对应冲击面与所述冲击面(23a、52)共同作用,其中,具有两个倒棱中的较小的倒棱的嵌板棱边在所述较小的倒棱下方具有用于所述较大的倒棱的被遮盖的部分的、侧凹的对应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冲击面(24a、53)构型为使得所述对应冲击面在其上部区域中设有过盈,使得借助所述对应冲击面(24a、53)的上部区域在所述拼合状态中能够产生对互补的嵌板棱边(F、U)的所述冲击面(23a、52)的挤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面(23a、52)和所述对应冲击面(24a、53)布置为使得在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F、N、M、U)的拼合状态中,在所述冲击面(23a、52)与所述对应冲击面(24a、53)之间形成楔形间隙,所述楔形间隙的尖端向上指向所述嵌板上侧(O)。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板,其特征在于,在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F、N、M、U)的拼合状态中,所述冲击面(23a、52)和所述对应冲击面(24a、53)在所述楔形间隙的所述尖端处彼此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间隙具有在0°-10°并且优选地1°-5°的范围中的楔角,并且所述楔形间隙的平分所述楔角的中心轴线(M)以与所述嵌板上侧(O)正交的方式布置或者相对于在所述嵌板上侧(O)上的正交线在±5°的角度范围内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独的锁止元件(5、66、73、80、86、93)具有卡入器件(46、46a),所述单独的锁止元件能够借助所述卡入器件卡入在互补的嵌板棱边(U)的卡锁槽口(49、49a)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单独的锁止元件(5、66、73、80、93)的所述保持槽(72、79、94)具有平行的槽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表面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表面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52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