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和包含其的用于热熔性粘合剂的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9026.0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1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田民湖;郑尚倍;沈春植;金知恩;裴芝贤;辛善美;申大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特基础工业爱思开NEXLENE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02 | 分类号: | C08F210/02;C08F210/14;C08F2/04;C09D1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梁笑;吴娟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度 乙烯 丁烯 共聚物 包含 用于 热熔性 粘合剂 组合 | ||
提供了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和包含其的用于热熔性粘合剂的组合物,所述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为衍生自乙烯和丁烯的共聚物,其中乙烯‑丁烯共聚物具有0.874g/cm3至0.900g/cm3的密度和63℃至90℃的熔点。根据本发明的乙烯‑丁烯共聚物可以在一定熔点或更高温度下快速熔融,并且可以在显著低的粘度的情况下提供低的加工温度。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热熔性粘合剂的组合物包含乙烯‑丁烯共聚物,从而在高的剪切黏附破坏温度和剥离黏附破坏温度的情况下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并确保了优异的内聚力和粘合强度二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和包含其的用于热熔性粘合剂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热熔性粘合剂(hot-melt adhesive,HMA)通常在室温下呈固态,并且被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在被粘物、基底等上冷却并固化以形成粘合剂层。如上所述的热熔性粘合剂具有优异的瞬间粘合特性,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例如产品组装和包装,并且具有用于纸产品、包装材料、一次性产品等中的许多商业应用实例。
此外,热熔性粘合剂的物理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树脂的内聚力和粘合强度。因此,常规地,旨在通过提供高分子量树脂作为基础树脂来提高内聚力和粘合强度,但导致高粘度增加,并且这样的高粘度热熔性粘合剂需要高的加工温度,高的加工温度导致粘合剂的分解、碳化、凝胶化或粘合强度损失。因此,在高的加工温度下,生产率下降,出现安全风险,并且引起被粘物或基底的变形和变色。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规地,进行了减小基础树脂的含量以降低热熔性粘合剂的粘度的研究,但在这种情况下,粘合剂具有低的内聚力和粘合强度,并且软化点可能过度降低。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过量使用增塑剂,并且增塑剂可能导致与基础树脂的相分离和渗出现象。
此外,作为常规提供的基础树脂,使用各种树脂例如基于烯烃的树脂或基于苯乙烯的树脂,但树脂已被不具有气味且具有优异流动性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替代。然而,常规提供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具有优异的粘合强度,但内聚力显著低。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可以确保作为热熔性粘合剂的优异的内聚力和粘合强度二者的基础树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低的加工温度的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所述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可以具有比乙烯-辛烯共聚物更好的耐热性。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热熔性粘合剂的组合物,所述用于热熔性粘合剂的组合物包含可以确保优异的内聚力和粘合强度二者的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
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一个一般方面中,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为衍生自乙烯和丁烯的共聚物,其中乙烯-丁烯共聚物具有0.874g/cm3至0.900g/cm3的密度和63℃至90℃的熔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如在177℃下测量的粘度可以为6,000cP至20,000cP。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可以通过在单活性位点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的溶液聚合来制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15,000g/mol至30,000g/mol。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剪切黏附破坏温度(shear adhesion failure temperature,SAFT)可以为70℃或更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超低粘度乙烯-丁烯共聚物的丁烯含量可以为10重量%至30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特基础工业爱思开NEXLENE私人有限公司,未经沙特基础工业爱思开NEXLENE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9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