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脂质组合物及其用于将治疗活性剂递送至内皮的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80013736.0 申请日: 2021-02-11
公开(公告)号: CN115087437A 公开(公告)日: 2022-09-20
发明(设计)人: V·菲灵;J·卡夫曼;O·凯尔;D·唐德拉 申请(专利权)人: 潘泽尔纳疗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127 分类号: A61K9/127;A61K47/12;A61K31/7105;A61K47/69;C12N15/88
代理公司: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代理人: 刘晓东
地址: 德国亨尼***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组合 及其 用于 治疗 活性剂 递送 内皮 用途
【说明书】:

本文本发明涉及包含脂质组合物、三羧酸和核酸分子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脂质组合物包含阳离子脂质、中性脂质和屏蔽脂质,其中由组合物中阳离子脂质分子提供的较大量的正电荷与组合物中核酸分子提供的较少量的负电荷相比而产生的正电荷过剩由三羧酸提供的电荷补偿;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种组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含脂质组合物的组合物;包含脂质组合物的组合物用于疾病治疗方法中;包含脂质组合物的组合物用于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包含含有脂质组合物的组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包含含有脂质组合物的组合物的试剂盒;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疾病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向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包含脂质组合物的组合物,以及用于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

分子生物学以及分子医学都严重依赖于将生物活性化合物引入细胞。此类生物活性化合物通常分别包括DNA、RNA以及肽和蛋白质等。必须克服的屏障通常是具有带负电荷的外表面的脂质双层。在本领域中,已经开发了许多技术来穿透细胞膜,从而引入生物活性化合物。然而,一些设想用于实验室的方法不能用于医学领域,尤其不适合药物递送。例如,本领域已知的电穿孔和冲击方法即便可行的话也将仅允许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局部递送。除了所述脂双层细胞膜之外,还包含转运系统。因此,人们努力使用这种转运系统来将生物活性化合物转运穿过细胞膜。然而,由于此类转运系统的特异性或交叉反应性,它们的使用不是普遍适用的方法。

本领域描述的将生物活性化合物转移到细胞中的一种更普遍适用的方法是使用病毒载体。然而,病毒载体只能用于将基因高效地转移到一些细胞类型中;但是它们不能用于将化学合成的分子引入细胞。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所谓的脂质体(Bangham,J.Mol.Biol.13,238-252)。脂质体是两亲性脂质在水中缔合时产生的囊泡。脂质体通常包含同心排列的双层磷脂。根据层数,脂质体可分为小的单层囊泡、多层囊泡和大的多层囊泡。脂质体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递送剂,因为它们允许将亲水性化合物掺入水性中间层,而将疏水性化合物掺入脂质层。本领域众所周知,脂质制剂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对所得脂质聚集体的结构和尺寸有影响,从而对脂质体有影响。还已知脂质体掺入了阳离子脂质。

阳离子脂质除了作为脂质体的组分之外,还吸引了相当多的关注,因为它们本身可以用于生物聚合物的细胞递送。通过使用阳离子脂质,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可以基本上以定量的方式包封任何阴离子性化合物。此外,据信阳离子脂质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相互作用,启动细胞膜转运。已经发现,使用含有阳离子脂质的脂质体制剂或者将阳离子脂质本身与生物活性化合物一起使用需要探试性的方法,因为每种制剂的用途有限,其通常在血清不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将质粒递送到一些而不是所有的细胞类型中。

脂质和由其转运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电荷和/或质量比率已被证明是递送不同类型的所述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关键因素。例如,已经表明适用于包含5000至10000个碱基大小的质粒递送的脂质制剂通常对于递送寡核苷酸诸如通常包含约10至约50个碱基的siRNA分子、合成核酶或反义分子无效。另外,最近表明反义寡核苷酸和核酶的最佳递送条件是不同的,即使在相同的细胞类型中亦如此。

美国专利6,395,713公开了基于阳离子脂质的组合物(其中阳离子脂质由亲脂性基团、接头和头部基团组成)以及此类组合物用于将生物活性化合物转移到细胞中的用途。

国际专利申请WO 2005/105152公开了另一种基于阳离子脂质的组合物,其被证明在递送功能性核酸分子诸如siRNA分子中特别有效。

根据待治疗的疾病和待递送的药物,需要将药物递送至特定器官或特定细胞类型。一种这样的特定器官是肺,一种这样的特定细胞类型是肺内皮细胞。例如,靶向肺和肺内皮细胞在递送用于治疗诸如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癌、肺转移、肺高压和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药物中是有利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泽尔纳疗法有限公司,未经潘泽尔纳疗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13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