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0434.6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70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泳;李振涛;李丹勇;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瑞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车大莹;郭伟刚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 设备 | ||
一种显示设备(200),包括显示面板(210)、基板(215)上的光源(221)和相邻光源(221)。相邻光源(221)与光源(221)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光源(221)发射光以经由透镜(222)照射基板(215)和显示面板(210)的构件之间的界面。从光源(221)发射的光经由透镜(222)以低于暗度水平的亮度照射界面上的光点。光点在垂直于基板(215)的方向上与相邻光源(221)对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和包括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具体地,涉及使用透镜来改善亮度均匀性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CD)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LCD装置具有LCD面板和背光模组。LCD面板接收来自背光模组的光,并通过调整通过由液晶元件制成的像素的透光率来显示图像。背光模组有直接型和边缘型。在直接型背光模组中,将光源设置成面向LCD面板的后表面,直接照射LCD面板。在边缘型背光模组中,将光源设置在LCD面板的一侧,导光板设置在邻近LCD面板的后表面以引导光照射LCD面板。在下面的描述中,描述的是直接型背光模组。
在直接型背光模组中,通常使用发光二极管(LED)阵列作为光源。由于LED上方的区域照射强,而LED之间的区域照射弱,因此亮度不均匀成为问题,尤其是当LCD设备越来越薄时。结果,需要更多的LED来改善亮度均匀性,导致制造成本增加。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背光模组和包含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的方法和装置。一方面,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附近的基板、沿着栅格图案设置在基板上以形成多个矩形照明单元的多个LED光源。其中,每个照明单元包括四个LED光源,分别设置在照明单元的四个角,在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L,在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为W,并且照射到显示设备的界面上的对应矩形区域具有相同长度L和宽度W。其中,每个LED光源包括LED和设置在LED上方的相应透镜,相应透镜将从LED发射的光线引导到
(1)在显示设备的界面上的对应矩形区域的第一角,所述第一角具有第一亮度值E1,
(2)对应的矩形区域的第二角,所述第二角的亮度为零或基本接近于零,其中,第一角与第二角沿X方向的距离为L,
(3)具有亮度值E(x,0)的第一位置(x,0),该亮度值E(x,0)基于亮度值从第一角处的第一亮度值E1到第二角处的零亮度的线性变化而确定,其中,第一位置位于第一角和第二角之间的第一边界线上,x是第一位置(x,0)与第一角之间沿X方向的距离,
(4)对应的矩形区域的第三角,所述第三角的亮度为零或基本接近于零,其中,第一角与第三角沿Y方向的距离为W,
(5)具有亮度值E(0,y)的第二位置(0,y),该亮度值E(0,y)基于亮度值从第一角处的第一亮度值E1到第三角处的零亮度的线性变化而确定,其中,第二位置位于第一角和第三角之间的第二边界线上,y是第二位置(0,y)与第一角之间沿Y方向的距离,以及
(6)对应矩形区域的位置(x,y),位置(x,y)的亮度值为E(x,y),E(x,y)为E(x,0)和E(0,y)的乘积。
另一方面,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基板;第一光源,布置在所述基板上;第二光源,布置在所述基板上并靠近所述第一光源;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分别沿着垂直于基板的方向对准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从第一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第一透镜以第一值的亮度照射第一区域并以第一值的一半或基本接近第一值的一半的值照射中间区域,从第二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第二透镜以第二值的亮度照射第二区域并且以第二值的一半或基本接近第二值的一半的值照射中间区域,中间区域位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
附图说明
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并明确要求保护被视为本发明的主题。以下将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主题和其他特征以及优点。此外,标号最左边的数字标识号首次出现的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瑞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瑞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0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以及基站
- 下一篇:作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