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需定位参考信号和逐频带部署方面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4670.5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6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S·阿卡拉卡兰;包敬超;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G01S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亓云;陈炜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参考 信号 频带 部署 方面 | ||
公开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技术。在一方面,用户装备(UE)传送对于第一基站集合在第一频带中传送第一按需定位参考信号(PRS)的第一请求;对该第一频带中来自该第一基站集合的该按需PRS进行测量;对来自在第二频带中操作的第二基站集合的周期性PRS进行测量;以及向定位实体发送对至少该按需PRS和该周期性PRS的定位测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20年4月3日提交的题为“ON DEMAND POSITIONINGREFERENCE SIGNALS AND PER BAND DEPLOYMENT ASPECTS(按需定位参考信号和逐频带部署方面)”的美国临时申请No.63/005,082、以及于2021年3月31日提交的题为“ON DEMAND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PER BAND DEPLOYMENT ASPECTS(按需定位参考信号和逐频带部署方面)”的美国非临时申请No.17/218,669的权益,这两件申请均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由此通过援引整体明确纳入于此。
公开背景
1.公开领域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
2.相关技术描述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过了数代的发展,包括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服务(1G)、第二代(2G)数字无线电话服务(包括过渡的2.5G和2.75G网络)、第三代(3G)具有因特网能力的高速数据无线服务和第四代(4G)服务(例如,长期演进(LTE)或WiMax)。目前在用的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蜂窝以及个人通信服务(PCS)系统。已知蜂窝系统的示例包括蜂窝模拟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以及基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的数字蜂窝系统。
第五代(5G)无线标准(被称为新无线电(NR))要求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大数目的连接和更好的覆盖、以及其他改进。根据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5G标准被设计成向成千上万个用户中的每一者提供数十兆比特每秒的数据率,以及向办公楼层里的数十位员工提供1千兆比特每秒的数据率。应当支持几十万个同时连接以支持大型传感器部署。因此,相比于当前的4G标准,5G移动通信的频谱效率应当显著提高。此外,相比于当前标准,信令效率应当提高并且等待时间应当大幅减少。
概述
以下给出了与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简化概述。由此,以下概述既不应被认为是与所有构想的方面相关的详尽纵览,以下概述也不应被认为标识与所有构想的方面相关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或描绘与任何特定方面相关联的范围。相应地,以下概述的唯一目的是在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之前以简化形式呈现与关于本文所公开的机制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某些概念。
在一方面,一种由用户装备(UE)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传送对于第一基站集合在第一频带中传送第一按需定位参考信号(PRS)的第一请求;对该第一频带中来自该第一基站集合的该第一按需PRS进行测量;对来自在第二频带中操作的第二基站集合的周期性PRS进行测量;以及向定位实体发送对至少该第一按需PRS和该周期性PRS的定位测量。
在一方面,一种UE包括:存储器,至少一个收发机,以及通信地耦合到该存储器和该至少一个收发机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得该至少一个收发机传送对于第一基站集合在第一频带中传送第一按需定位参考信号(PRS)的第一请求;对该第一频带中来自该第一基站集合的该第一按需PRS进行测量;对来自在第二频带中操作的第二基站集合的周期性PRS进行测量;以及向定位实体发送对至少该第一按需PRS和该周期性PRS的定位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4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