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4787.3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淳也;木下亮辅;新村裕幸;上田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装置 | ||
1.一种进气净化装置,其具备:空气滤清器箱(235、435),其内部被空气滤清器元件(237、437)划分为污浊侧(247D、447D)和清洁侧(247C、447C);以及连接管(239、439),其供从所述清洁侧(247C、447C)朝向发动机(211、411)侧流动的进气气体通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清洁侧(247C、447C)内设置有将进气气体引导至所述连接管(239、439)的上游侧端部(239a、439a)的连接管入口(239c、439c)的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部件(270、470),
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部件(270、470)具备凹曲面状的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471)和作为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471)的凹曲面的开口部的引导开口部(270a、470a),
所述引导开口部(270a、470a)比所述连接管入口(239c、439c)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是凹形状的曲面,其相对于所述空气滤清器元件(237)上的进气气体的出口即元件出口面(237b)向相反侧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的切线中,位于所述元件出口面(237b)侧的端部(270c)的切线(270d)的至少一部分指向所述元件出口面(237b)。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开口部(270a)朝向所述元件出口面(237b)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开口部(270a)以沿着所述元件出口面(237b)的朝向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中的距所述元件出口面(237b)最远的部分(271a)与所述元件出口面(237b)之间的距离(L2)大于所述连接管入口(239c)的中心(239d)与所述元件出口面(237b)之间的距离(L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沿轴向观察所述连接管(239)的所述上游侧端部(239a)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的直径比所述连接管(239)的所述上游侧端部(239a)的内周的直径大,并且,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从周围包围所述连接管(239)。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连接管(239)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连接管入口(239c)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连接管(239)的轴向上从外周侧与所述上游侧端部(239a)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部件(270)为板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端部(239a)相对于所述引导开口部(270a)配置于所述连接管上游侧引导面(271)的所述凹曲面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47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聚合物组合物中填料结构的保持
- 下一篇:高频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