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冻循环用工作介质和冷冻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5493.2 | 申请日: | 202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7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桥元任彦;中野幸夫;北川浩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F2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程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循环 用工 介质 循环系统 | ||
作为制冷剂成分含有1,1,2-三氟乙烯等会发生歧化反应的氟代烯烃和二氟甲烷,并且作为抑制氟代烯烃的歧化反应的歧化抑制剂至少含有二氟碘甲烷(CH2HI)。作为歧化抑制剂,进一步可以含有正丙烷,也可以含有1,1,1-三氟-2-碘乙烷,还可以含有三氟碘甲烷(CF3I)。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有效地抑制或缓和1,1,2-三氟乙烯等氟代烯烃的歧化反应的冷冻循环用工作介质和使用其的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冷冻循环用工作介质(制冷剂或热介质),以前使用了HCFC(氢氯氟烃),但HCFC对臭氧层破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近年来使用着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为0的HFC(氢氟烃)。在这样的HFC中,最近提出了使用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更小的氢氟烯烃(HFO)。
作为代表性的HFO,例如已知1,1,2-三氟乙烯(HFO1123)。该1,1,2-三氟乙烯的稳定性比现有的HFC等低,因此在大气中不易残留,所以ODP和GWP小。但是,也已知由于1,1,2-三氟乙烯的稳定性低,因而容易发生称为歧化反应的自聚合反应(以下记作歧化反应。)。
还已知歧化反应容易因冷冻循环用工作介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等而被引发,并且歧化反应的发生伴随大量的热量释放,因此歧化反应连锁地发生。作为其结果,产生大量的碳黑,可能导致冷冻循环系统或构成该系统的压缩机等的可靠性下降。
因此,在作为冷冻循环用工作介质的制冷剂成分使用1,1,2-三氟乙烯的情况下,作为用于抑制该1,1,2-三氟乙烯的歧化反应的成分(歧化抑制剂),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卤代甲烷(专利文献1)、饱和烃(专利文献2)、卤代乙烷(专利文献3)、或者它们并用(专利文献4或专利文献5)。另外,作为能够与1,1,2-三氟乙烯一起并用的制冷剂成分,也已知并用二氟甲烷(HFC32、R32)(R32是基于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的Standard34标准的制冷剂编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453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048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04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8-10456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9-0349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的歧化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或缓和1,1,2-三氟乙烯的歧化反应。另外,即使在作为制冷剂成分并用二氟甲烷的情况下,上述的歧化抑制剂也能够有效地抑制或缓和1,1,2-三氟乙烯的歧化反应。
在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基于含有1,1,2-三氟乙烯的冷冻循环用工作介质的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潜心研究后,明确了在实际的冷冻循环系统中,1,1,2-三氟乙烯可能会暴露在比设想更高温高压的条件下。
例如专利文献5所述,上述的歧化抑制剂即使在15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通过将碳原子数1~4的卤代烷烃的含量设定在规定范围内,也能够实现有效的抑制或缓和歧化反应的效果。然而,关于不仅在高温条件下、在高压条件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或缓和歧化反应的冷冻循环用工作介质,尚不明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冻循环用工作介质和使用其的冷冻循环系统,该冷冻循环用工作介质在作为制冷剂成分将二氟甲烷与1,1,2-三氟乙烯等会发生歧化反应的氟代烯烃并用的情况下,即使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也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或缓和氟代烯烃的歧化反应。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5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