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栓塞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5747.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祐贵;柴田秀彬;生野恵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31/04 | 分类号: | A61L31/04;A61B17/00;A61B17/12;A61L31/02;A61L31/06;A61L31/14;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栓塞 | ||
本发明提供在栓塞剂的导入时能够确保良好的视认性、在导入后降低其视认性的技术。提供栓塞剂,其具有包含乙烯系不饱和单体与交联剂与根据需要的双官能性大分子单体的反应物、及可视化剂的水凝胶,前述栓塞剂的溶胀倍率为5~300倍,前述栓塞剂的溶胀后CT值为50~300HU、并且构成为与前述栓塞剂的溶胀前CT值相比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栓塞剂及使用前述栓塞剂的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的治疗进行了将患病部位的血管置换为人工血管的人工血管置换术。但是,由于该手术方式伴有开胸、开腹,因此存在对患者造成的负担(侵袭)大、住院时间延长等问题。考虑到上述这样的问题,近年来正逐渐普及使用支架移植物的治疗(支架移植物植入术)来代替该人工血管置换术。该手术方式是将支架移植物收纳于细的导管之中并使之进入至存在动脉瘤的部位,使所收纳的支架移植物从导管放出·扩张,留置于存在动脉瘤、夹层的部位(患病部位)。该支架移植物植入术是低侵袭治疗,具有患者的术后的恢复过程良好的优点。另一方面,在上述支架移植物植入术中,可能发生血液的漏出(内漏)。在内漏中,根据血液向动脉瘤内的漏出的方式,有Type I~IV的4种分型。其中,内漏Type II是血液由于肿瘤内的压力降低而从肠系膜下动脉、腰动脉(分支血管)等流入肿瘤内的内漏,可能引起使肿瘤扩大等症状。对于像这样的内漏TypeII,已知在进行支架移植物植入术前,经由导管将生物相容性流体组合物作为栓塞物质导入成为内漏的原因的血管内,从而在原因血管形成栓塞的方法(日本特表2002-539853号公报(相当于US 6,303,100 B1))。
发明内容
但是,在成为内漏的原因的血管为多个时,难以对其全部进行栓塞。另外,为了能够视认栓塞形成过程,日本特表2002-539853号公报(相当于US 6,303,100 B1)中记载的生物相容性流体组合物包含造影剂(段落“0015”(相当于US 6,303,100 B1的第4栏1-11行))。但是,存在下述课题:留置后其造影性会成为干扰,损害为了确认血流而另外导入的造影剂的视认性,从而难以或不能进行精确的图像诊断。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在导入栓塞剂时能够确保良好的视认性,在导入后使其视认性降低的技术。
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了通过合适地控制栓塞剂的溶胀倍率和溶胀后的视认性(成为造影性的指标的溶胀后CT值)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栓塞剂达成,该栓塞剂具有包含乙烯系不饱和单体与交联剂与根据需要的双官能性大分子单体的反应物、及可视化剂的水凝胶,前述栓塞剂的溶胀倍率为5~300倍,前述栓塞剂的溶胀后CT值为50~300HU、并且构成为与前述栓塞剂的溶胀前CT值相比降低。
附图说明
[图1-1]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栓塞剂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1-2]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栓塞剂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1-3]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栓塞剂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1-4]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栓塞剂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2-1]图2为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栓塞剂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2-2]图2为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栓塞剂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2-3]图2为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栓塞剂的使用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5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