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发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6838.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7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平;栂野良枝;横山明正;石黑达男;吉井大智;青木泰高;吉田和仁;左海将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D5/02;F28F9/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 ||
1.一种蒸发器,其具备:
框体,设置有将蒸发的制冷剂排出到外部的制冷剂出口,并构成外壳;
液膜式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液膜用传热管;
制冷剂供给部,容纳于所述框体中,从上方向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供给液相的制冷剂;
侧方板部,从侧方覆盖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及
上方板部,从上方覆盖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
在所述侧方板部与所述上方板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具备满液式传热管组,所述满液式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浸渍于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中,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满液用传热管,
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设置于比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所述制冷剂出口设置于比所述侧方板部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所述制冷剂供给部设置于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的上方,
所述侧方板部从侧方覆盖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的上部。
5.一种蒸发器,其具备:
框体,具有将蒸发的制冷剂排出到外部的制冷剂出口,并构成外壳;
满液式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浸渍于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中,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满液用传热管;
液膜式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设置于比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液膜用传热管;
制冷剂供给部,容纳于所述框体中,从上方向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供给液相的制冷剂;及
下方板部,设置于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与所述液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器,其具备制冷剂排出管,所述制冷剂排出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下方板部,下端配置于所述满液式传热管组的下方,
所述下方板部设置于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所述下方板部具有从上表面贯穿到下表面的孔。
8.一种蒸发器,其具备:
框体,设置有将蒸发的制冷剂排出到外部的制冷剂出口,并构成外壳;
满液式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浸渍于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中,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满液用传热管;
液膜式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设置于比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液膜用传热管;
制冷剂供给部,容纳于所述框体中,从上方向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供给液相的制冷剂;及
压损增大部,配置于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的下端部的侧方,使配置有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的下端部的区域的压力损耗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所述压损增大部具有一对下端侧方板部,所述一对下端侧方板部夹着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的下端部而配置,并从侧方覆盖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
10.一种蒸发器,其具备:
框体,设置有将蒸发的制冷剂排出到外部的制冷剂出口,并构成外壳;
满液式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浸渍于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中,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满液用传热管;
液膜式传热管组,容纳于所述框体中,并设置于比储存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且具有被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的多个液膜用传热管;
制冷剂供给部,容纳于所述框体中,从上方向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供给液相的制冷剂;及
整流部,夹着所述液膜式传热管组的下部而配置,将在所述满液式传热管组中蒸发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制冷剂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68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