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歧管的多狭缝模具涂布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7388.2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秀;全信煜;崔相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歧管 狭缝 模具 涂布机 | ||
提供了一种多狭缝模具涂布机,其包括用于使电极活性材料浆料均匀流动而没有停滞的歧管。本公开内容的多狭缝模具涂布机包括接收第一涂布溶液的第一歧管和接收第二涂布溶液的第二歧管。第一歧管是向内凹陷形状的腔室,并且在靠近下部狭缝的位置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下部狭缝成不同角度,最靠近所述下部狭缝的所述第一表面的角度形成为处于所述第一表面之后的所述第二表面的角度的30%‑70%的水平。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能够湿式地同时形成两层或更多层的多狭缝模具涂布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生产率的多狭缝模具涂布机。
本申请要求享有2020年9月25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125181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并入于此。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移动装置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这种二次电池本质上包括作为电力产生元件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至少堆叠一次的正极、隔膜和负极,并且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浆料分别涂布并干燥在由铝箔制成的集流体和由铜箔制成的集流体上来制造正极和负极。为了使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均匀,需要将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浆料均匀地涂布在集流体上,并且已经使用了狭缝模具涂布机。
使用狭缝模具涂布机的电极制造方法包括将从狭缝模具涂布机排出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施加到由涂布辊传送的集流体上。常规的狭缝模具涂布机包括两个模具和两个模具之间的狭缝,并且可以通过一个狭缝分配一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以形成一层电极活性材料。
为了制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约130μm的电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逐渐增加到300μm。当采用常规的狭缝模具涂布机形成厚的电极活性材料层时,活性材料浆料中的粘合剂和导电材料在干燥期间快速迁移,最终制成的电极不均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以薄的厚度施加电极活性材料层并干燥,并在电极活性材料层上重复该处理时,执行两次涂布需要很长时间。为了提高电极性能和生产率,发明人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施加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的双狭缝模具涂布机。
图1是常规的双狭缝模具涂布机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双狭缝模具涂布机的下部模具块的透视图。图3是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参照图1,在旋转涂布辊10以移动集流体15的同时,从双狭缝模具涂机20施加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可以在集流体15上形成两个电极活性材料层。在集流体15的一个表面上施加从双狭缝模具涂布机20排出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以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
双狭缝模具涂布机20是通过将三个板件,即三个模具块21、22、23组装而成。在相邻模具块之间形成狭缝。形成了两个狭缝,并且同时将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通过出口24、25分配,每个出口与每个狭缝连通,因此可以通过在由先前涂布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形成的电极活性材料层上连续施加额外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来同时形成两个电极活性材料层。标记26、27表示其中接收涂布溶液的歧管。
根据使用双狭缝模具涂布机20的涂布方法,在模具块21、22、23内部,歧管26、27填充有电极活性材料浆料,并且电极活性材料浆料通过出口24、25被涂布。为了长期涂布和高生产率,需要电极活性材料浆料在歧管26、27中均匀流动而没有停滞。
在目前可用的双狭缝模具涂布机20中,形成在模具块21中的歧管26的形状如图2的透视图所示。为了在集流体15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地施加涂布量,歧管26具有大的腔室形状。一并参照图2和图3,在歧管26中,靠近出口24的表面26a在集流体15的移动方向上的截面是直线形状,该表面26a与卸载区域21a的角度恒定为θ,卸载区域21a是到模具块21的前端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7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