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套用升级聚乙烯有效
申请号: | 202180033322.4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6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S·卡伦;H·布劳恩;E·里巴利斯;C·戈茨洛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欧化工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K3/04;C08F210/02;C08F2/00;C08F2/14;C08F2/34;C08F4/649;C08F210/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升级 聚乙烯 | ||
混合塑料‑聚乙烯组合物,其熔体流动速率(ISO 1133、2.16kg、190℃)为0.2g/10min至0.7g/10min;密度为956kg/m3至965kg/m3,优选为958kg/m3至964kg/m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原始高密度聚乙烯(HDPE)对PE循环流进行升级,以提供具有可接受的ESCR(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的护套材料。
背景技术
聚烯烃,尤其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在广泛的应用中越来越多地被大量消耗,包括食品和其它商品的包装、纤维、汽车部件和各种各样的制品。
因为聚乙烯系材料广泛用于包装,故这些聚乙烯系材料存在特殊的问题。考虑到所收集的废物与回收到废物流中的废物量相比数量巨大,塑料废物流的智能再利用和塑料废物的机械回收仍有很大的潜力。
通常,市场上回收量的聚丙烯是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混合物,这对于消费后的废物流尤其如此。此外,来自消费后废物源的商业回收物通常被非聚烯烃材料交叉污染,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苯乙烯或非聚合物质,例如木材、纸张、玻璃或铝。这些交叉污染极大地限制了最终应用或回收流,因此没有可获利的最终用途。
此外,回收的聚烯烃材料的性能通常比那些原始材料差得多,除非添加到最终化合物中的回收聚烯烃的量极低。例如,这类材料通常具有有限的冲击强度和较差的机械性能(例如脆性),因此,它们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其适用于多种应用,例如护套材料(用于电缆)、容器、汽车部件或家居用品。这通常不包括回收材料用于高质量零件的应用,这意味着它们只能用于低成本、要求不高的应用,例如建筑或家具。为了提高这些回收材料的机械性能,通常添加相对大量的原始材料(由石油制得)。
US 8981007 B2涉及用于电力电缆护套的非交联聚乙烯组合物。交联聚乙烯由于其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电性能而通常用于电力电缆。然而,由于交联聚乙烯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故其是不可回收的。因此,需要环保的非交联型热塑性聚乙烯树脂,其还具有耐热性,因此适用于电力电缆。
EP 2417194 B1也涉及用于电力电缆的非交联聚乙烯组合物。此处公开的组合物为聚合物共混物,其包含MDPE和HDPE以及选自阻燃剂、氧化稳定剂、UV稳定剂、热稳定剂和加工助剂中的一种以上添加剂。
DE-102011108823-A1涉及用于电缆电绝缘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塑料、导热率小于1W/(mk)的材料和置换材料(C)。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置换材料可以是回收材料。
EP 1676283 B1涉及中/高压电能传输或分配电缆,其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元件和至少一个涂层,所述涂层由涂层材料制成,所述涂层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密度不高于0.940g/cm3的回收聚乙烯(由废料获得)和至少一种密度高于0.940g/cm3的第二聚乙烯材料。在EP1676283 B1的一些例子中的涂层材料相对于仅由回收聚乙烯获得的涂层材料在抗应力开裂性方面显示出改进值。然而,这些值远远低于用原始材料获得的值。
回收聚乙烯材料的一个特殊问题是,ESCR(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根据废物的来源而变化是不可接受的。ESCR可以用许多参数来评估,包括贝尔测试的失效时间和应变硬化模量,即应力-应变曲线的应变硬化部分的斜率(Kurelec,L.;Teeuwen,M.;Schoffeleers,H.;Deblieck,R.,应变硬化模量作为高密度聚乙烯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的量度。聚合物2005,46(17),6369-6379)。因此,需要以灵活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限制。对于护套应用,需要大于1000小时的ESCR贝尔测试失效时间。
除此之外,通常还存在断裂拉伸应变的问题(单位为%)。由回收流制成的材料通常具有非常低的断裂拉伸应变值,从而严重限制了最终用途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欧化工公司,未经北欧化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3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