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根据电极结构预测二次电池性能的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34012.4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6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朴智慧;赵源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82;H01M10/42;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婉馨;张美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根据 电极 结构 预测 二次 电池 性能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从用于测量在正极中形成的孔的体积的设备接收累积侵入值,所述累积侵入值是每单位面积的所述正极的全部孔的体积的求和值;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比较所述累积侵入值与体积参考值来估计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输出性能,
其中,所述体积参考值是与在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连续放电时针对所述可再充电电池所需的预期输出值对应的累积侵入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设备,其中,所述孔具有大于或等于0.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累积侵入值是所述体积参考值或更大,则所述处理器确定包括所述正极的所述可再充电电池满足所述预期输出值。
4.一种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从用于测量在负极中形成的孔的体积的设备接收累积侵入值,所述累积侵入值是每单位面积的所述负极的全部孔的体积的求和值;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比较所述累积侵入值与体积参考值来估计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充电性能,
其中,所述体积参考值是与在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连续充电时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在充电结束时间所需的预期SOC(充电状态)值对应的累积侵入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设备,其中,
所述孔具有大于或等于0.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累积侵入值是所述体积参考值或更大,则所述处理器确定包括所述负极的所述可再充电电池满足预期SOC值。
7.一种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用于测量在正极中形成的孔的体积的设备接收累积侵入值,所述累积侵入值是每单位面积的所述正极的全部孔的体积的求和值;
比较所述累积侵入值与体积参考值;以及
如果比较结果是所述累积侵入值是所述体积参考值或更大,则确定包括所述正极的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在连续放电时满足预期输出值,
其中,所述体积参考值是与所述预期输出值的最小值对应的累积侵入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方法,其中,所述孔具有大于或等于0.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直径大小。
9.一种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用于测量在负极中形成的孔的体积的设备接收累积侵入值,所述累积侵入值是每单位面积的所述负极的全部孔的体积的求和值;
比较所述累积侵入值与体积参考值;并且
如果比较结果是所述累积侵入值为所述体积参考值或更大,则确定包括所述负极的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在连续充电时在充电结束时间满足预期SOC(充电状态)值,
其中,所述体积参考值是与预期SOC值对应的累积侵入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估计可再充电电池性能的方法,其中,
所述孔具有大于或等于0.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直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40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大分子靶向特异性补体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布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