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36911.8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8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圣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袁波;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多个层叠单元U,
所述层叠单元U具有正极层、隔膜层、负极层、以及存在于所述负极层和所述隔膜层之间并将它们粘合的粘接层NS,且所述层叠单元U具有多个边部,
所述粘接层NS在一个以上的所述边部具有向所述负极层的外周侧凸出的凸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在具有所述凸出部的所述边部,所述负极层比所述正极层更向外周侧延伸,
所述隔膜层的边与所述负极层的边对齐排列,或者所述隔膜层比所述负极层更向外周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层叠单元U满足下述式(i):
r/2<o≤u 式(i)
在式中,o是所述凸出部的最大厚度,r是所述负极层的厚度,u是所述层叠单元U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在一个以上的所述边部,所述隔膜层的边与所述负极层的边对齐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粘接层NS含有具有核壳结构的树脂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在所述负极层和所述隔膜层的粘合面中,比所述正极层更向外周侧凸出的区域X中的所述粘接层NS的面密度大于比所述正极层更靠内侧的区域I中的所述粘接层NS的面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还具有存在于所述正极层和所述隔膜层之间并将它们粘合的粘接层PS。
8.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是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
工序1,制备层叠单元pU,所述层叠单元pU具有所述正极层、所述隔膜层、所述负极层、以及存在于所述负极层和所述隔膜层之间并将它们粘合的粘接层pNS,且所述层叠单元pU具有多个边部;以及
工序2,对所述层叠单元pU的一个以上的所述边部进行加压,使粘接层pNS的一部分向所述负极层的外周侧凸出而形成凸出部,得到所述层叠单元U。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工序1包括通过喷墨涂敷方式呈点状形成所述粘接层pNS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层叠单元pU的作为所述加压的对象的所述边部,比所述正极层更向外周侧凸出的区域X中的所述粘接层pNS的单位面积质量多于比所述正极层更靠内侧的区域I中的所述粘接层pNS的单位面积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工序1包括:
工序1-1,制备长条状的层叠单元原材料,所述长条状的层叠单元原材料具有长条状正极层、长条状隔膜层、长条状负极层、以及存在于所述长条状负极层和所述长条状隔膜层之间的粘接层pNS;以及
工序1-2,切割所述层叠单元原材料,得到所述层叠单元pU。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工序3,以将具有所述凸出部的所述边部作为基准而使多个所述层叠单元U对齐排列的状态,将多个所述层叠单元U堆叠,从而形成堆叠物;以及
工序4,使所述堆叠物中的所述层叠单元U相互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69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轮胎
- 下一篇:粉末体和粉末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