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恶臭气味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80042922.7 申请日: 2021-06-03
公开(公告)号: CN115701974A 公开(公告)日: 2023-02-14
发明(设计)人: A·达斯古普塔;M·T·萨吉;N·萨尔高恩卡尔 申请(专利权)人: 联合利华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34 分类号: A61K8/34;A61P17/10;A61Q15/00;A61Q19/00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李振东;过晓东
地址: 荷兰***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处理 恶臭 气味 微生物 组合
【说明书】:

发明涉及抗微生物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预防或治疗恶臭气味、尤其是体臭的方法和组合物。这是通过包含烷基取代的二羟基苯组合麝香草酚或松油醇的组合物来实现。所述组合物还可见具有抗痤疮益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微生物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预防或治疗恶臭气味、尤其是存在于人腋窝中的恶臭气味的方法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被可见具有抗痤疮的益处。

背景技术

在人类中,腋下皮肤为细菌提供独特的生态环境。通过开口于皮肤的各种腺体的分泌物,所述环境营养丰富,拥有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在人类中,腋窝大汗腺分泌、腋下细菌和体味之间的联系早已确立。对这种关系的基于培养的研究发现,腋窝微生物群以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和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属为主。最近的非依赖培养的研究证实了这些菌属的存在,此外还表明存在属于厌氧球菌属(Anaerococcus)和嗜胨菌属(Peptoniphilus)的革兰氏阳性厌氧球菌(GPAC)。这些研究的主要原因是鉴别引起腋臭的目标细菌种类,从而设计控制其的策略,以提供减少腋臭的益处。

人体气味含有多种化学物质,但最刺鼻和最容易辨别的是硫醇。这些分子是通过一系列以无味前体开始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所述无味前体是由位于腋窝的腺体产生的一种化合物。流行的理论认为,一种被称为人葡萄球菌(S.hominis)的细菌会吸收这些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硫醇,硫醇产生身体恶臭气味。

体臭已通过多种方式得到解决。其中一些方法是使用香料来掩盖恶臭气味,但这种方法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受益。也可以使用止汗剂组合物,但其会阻塞汗腺,从而使身体失去通过汗液排出不需要的化学物质的机制。本发明人在寻求解决恶臭气味问题的过程中,致力于控制腋下区域细菌种群的方法。通过使用酒精等制剂,可以完全根除或最小化皮肤上的所有细菌。

然而,本发明人希望使用对皮肤不太刺激的更多天然制剂。

因此,本发明人开始致力于提供“天然”解决方案来解决恶臭气味问题。他们最终找到了特定的烷基取代的二羟基苯和诸如麝香草酚和/或松油醇等化合物的组合,这些化合物协同相互作用以提供所需的减少恶臭气味的益处。

WO 95/17159(PG,1995)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效递送抗微生物剂的浓缩漱口水,其包含阳离子抗微生物剂、非阳离子抗微生物剂和调味剂的组合以提供抗牙斑益处。尽管这种组合物已显示与选自己基间苯二酚或麝香草酚的非阳离子抗菌剂以及各种其他这种药剂一起提供抗菌益处,但未公开这种组合物对抗引起腋臭的细菌如人葡萄球菌(S.hominis)的有效性。

本发明人随后进一步发现这个组合物也有效治疗痤疮。

痤疮,也称为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几乎影响所有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生命某个阶段。痤疮具有复杂的病因学,包括异常角化、皮脂分泌过多、雄激素功能、细菌生长和免疫超敏反应。尽管上述一种或多种因素与痤疮相关,但导致痤疮病变形成的一个触发因素和事件的确切顺序尚未完全了解。与痤疮有关的其他因素是自由基的存在以及随后导致细胞损伤的氧化应激。据观察,痤疮通常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区域,如面部、颈部和背部。

以前称为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的细菌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 acnes,C.acnes)也参与痤疮的发生。这种细菌是存在于人类面部皮肤表面的重要和优势细菌之一。痤疮丙酸杆菌(C.acnes)是一种兼性厌氧菌,生长缓慢,是杆状革兰氏阳性菌。其驻留于皮脂腺中,是皮肤共生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痤疮丙酸杆菌(C.acnes)使用来自周围皮肤组织的皮脂和副产品作为能量和营养素的来源。这会导致一些脂肪酸的释放,这些脂肪酸可以刺激毛囊壁并诱发炎症,从而导致痤疮或寻常痤疮。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痤疮影响了几乎所有青少年的生命某个阶段,其中15至20%患有中度至重度痤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利华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联合利华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42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