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针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52354.9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9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香川亘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9/46 | 分类号: | F16C1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 ||
保持架(12)的柱部(14)中的轴向两端部分(16)配置于外径侧,柱部(14)中的轴向中央部分(17)配置于内径侧,轴向两端部分(16)及轴向中央部分(17)具有面向兜孔(15)的兜孔壁面(18),在轴向两端部分(16)设置的兜孔壁面(18)中的内径侧区域与在轴向中央部分(17)设置的兜孔壁面(18)中的外径侧区域构成在径向位置上重复的重复区域(Rb),重复区域(Rb)包含对针状的滚子(11)进行引导的滚子引导面,且与针状的滚子(11)的节圆(PCD)交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动轴承,特别是涉及保持滚子的保持架。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滚针及保持架的滚动轴承,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冲压外圈滚针轴承。专利文献1的保持架由于从柱部的轴向一端笔直地延伸至另一端且柱部整体的径向尺寸与一对环部的径向厚度相等,因此也称为笔直形状保持架。专利文献2的保持架由于将柱部的轴向中央部分配置在比轴向两端部分靠内径侧的位置,因此也称为V形保持架。
笔直形状保持架当板厚大时,飞边、塌边较大地出现,因此板厚存在限制。另外,由于为滚针不会从保持架脱落的设计,因此保持架外径比滚针的节圆PCD小。因此,滚针在保持架的柱部的外径侧被引导,与柱部的外径侧角部接触。不仅在角部没有形成油膜,而且角部会阻碍滚子滚动面的油膜形成。另外,因滚针按压保持架而产生的应力增大,因此保持架强度差。
接下来,通过图7的纵向剖视图及主视图表示以往的V形保持架。V形保持架112通过薄板构成保持架且同时能够增大保持架整体的径向厚度尺寸,在这一点上比笔直形状保持架有利。V形保持架112具有在轴向上分离的一对环部113、113和将这些环部113彼此连结的多个柱部114。柱部114的轴向两端部分116与轴向中央部分117之间的阶梯通过辊轧成形来形成。滚针111的节圆PCD与相当于径向外侧段的轴向两端部分116交叉。相当于径向内侧段的轴向中央部分117配置在比节圆PCD靠内径侧的位置,防止滚针111从兜孔115向径向内侧脱落的情况。根据V形保持架,滚针由保持架的面引导。作为不是通过角而是通过面引导的优点,通油性比上述的笔直形状保持架优异,且因滚子按压保持架而在该保持架上产生的应力比笔直形状保持架小。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冲压外圈滚针轴承主要使用于发动机车辆的驱动系统的旋转要件的滚动支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10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6685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随着受到最近的节省燃料消耗量化的要求的影响而从以汽油为燃料的发动机车辆向电动机动车、混合动力车转变,车辆从发动机驱动被替代为电动马达驱动。由此,驱动系统旋转要件的轴承以比到目前为止快的转速使用的情况增加。
具体而言,滚针111使V形保持架112受到的力比到目前为止增大。另一方面,滚针111与成为内径段的轴向中央部分117未抵接,仅由成为外径段的轴向两端部分116引导,因此滚针111与V形保持架112的柱部114相互接触的滚子引导面被限定于轴向两端部分116。于是,担心以下的问题。
第一,担心保持架强度的问题。滚针111与V形保持架112的柱部114的接触被限制于轴向两端部分116,因此在兜孔拐角R产生的主应力增大,V形保持架112的耐久性恶化。参照图1,兜孔拐角R通常由柱部14与环部13的结合部位划分出,被切口成圆弧状。由于被切口成圆弧状,因此以往在兜孔拐角R产生的主应力被缓和。然而,今后由于上述的理由而在兜孔拐角R产生的主应力成为新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52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