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侧链路通信中进行重传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52876.9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9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韩镇百;郑仁勇;孙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圆光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H04L1/1812 | 分类号: | H04L1/1812;H04L1/1829;H04L1/1867;H04L1/1607;H04W4/40;H04W4/44;H04W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赵赫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侧链路 通信 进行 方法 装置 | ||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侧链路通信中进行重传的方法和装置。一种发送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第一重传方案将第一数据发送到接收终端;将SCI发送到接收终端,SCI包括指示重传方案的切换的第一指示符和指示是否重用为第一重传方案保留的资源的第二指示符;以及基于由SCI启动的第二重传方案将第二数据发送到接收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侧链路(sidelink)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侧链路通信中重传数据的技术。
背景技术
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使用高于第四代(fourth-generation,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或高级LTE(LTE-Advanced,LTE-A)通信系统)的频带的频带以及4G通信系统的频带,已经被考虑用于处理无线数据。5G通信系统可以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通信、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等。
4G通信系统和5G通信系统可以支持车辆到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诸如4G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等的蜂窝(cellular)通信系统中支持的V2X通信可被称为“蜂窝-V2X(C-V2X)通信”,V2X通信(例如,C-V2X通信)可以包括车辆对车辆(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车辆对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通信、车辆对行人(Vehicle-to-Pedestrian,V2P)通信、车辆对网络(Vehicle-to-Network,V2N)通信等。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V2X通信(例如,C-V2X通信)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基于邻近的服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s,ProSe)通信技术、装置到装置(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等)来执行。例如,可以为参与V2V通信的车辆建立侧链路信道(sidelink channel),并且可以使用侧链路信道执行车辆之间的通信。侧链路通信可以使用配置的授权(configured grant,CG)资源来执行。CG资源可以被周期性地配置,并且可以使用CG资源来发送周期性数据(例如,周期性侧链路数据)。
另一方面,数据重传过程可以在侧链路通信中执行。数据重传过程可以基于各种方案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在侧链路通信中需要不同重传方案的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侧链路通信中进行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用于实现该目的本公开的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发送终端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基于第一重传方案将第一数据发送到接收终端;将侧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control information,SCI)发送到接收终端,SCI包括指示重传方案的切换的第一指示符和指示是否重用为第一重传方案保留的资源的第二指示符;以及基于由SCI启动的第二重传方案将第二数据发送到接收终端,其中根据是否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来区分第一重传方案和第二重传方案。
当第二指示符指示重用保留的资源时,可以使用保留的资源执行根据第二重传方案的重传过程。
当第二指示符不指示重用保留的资源时,可以使用由SCI分配的资源来执行根据第二重传方案的重传过程。
第二指示符可以指示保留的资源的位置以及保留的资源的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圆光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圆光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52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酯化合物
- 下一篇:使用基于触摸传感器手势的输入的恒温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