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质雄性不育碧冬茄属植物、其属间杂交植物、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80077904.2 申请日: 2021-11-18
公开(公告)号: CN116648134A 公开(公告)日: 2023-08-25
发明(设计)人: 堀内慎吾;铃木隆夫;鸟居昭宏;泉田敦 申请(专利权)人: 坂田种苗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A01H1/00 分类号: A01H1/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杨宏军;周莎
地址: 日本神***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细胞质 雄性不育 碧冬茄属 植物 属间杂交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在线粒体基因组内具有来源于烟草属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的DNA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碧冬茄属植物、或与所述细胞质雄性不育碧冬茄属植物的杂种植物、或者它们的后代。该细胞质雄性不育碧冬茄属植物是幼苗的生长性得到改善、且不会引起育性恢复的稳定株系,进而实现CMS细胞质的多样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质雄性不育碧冬茄属植物、或与前述细胞质雄性不育碧冬茄属植物的杂种植物、或者它们的后代。本发明还涉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碧冬茄(Petunia)是茄科碧冬茄属的园艺种的统称,碧冬茄属约有16种在美洲大陆自然生长。园艺品种的碧冬茄为Petunia xhybrida,其来源于直立性腋花碧冬茄(Petunia axillaris)与匍匐性青紫碧冬茄(Petunia integrifolia)的种间杂种。碧冬茄自1830年代在英国开始育种以来,培育了多样的花色、花径、植株外形(grass figure)的品种,现在已成为世界性的花坛用途及盆栽用途的最重要的花卉品目之一(非专利文献1)。

通常植物品种中存在常规种和杂种第一代(以下记为“F1”)品种,在主要作物中,F1品种是普遍的。F1品种由于杂种优势(heterosis)而具有生长旺盛、生长快、产量能力提高等较大优点。另外,就F1品种而言,由于生长变得旺盛,故而也可期待提高对病害虫的耐性、耐寒·耐暑性等环境适应性。

另外,由于F1品种的基因型为杂合性并且是相同的基因型,因此表现型显示出极高的均一性。因此,农产品的可销售性提高。另外,F1品种的双亲能够整合被显性基因支配的有用性状,因此能实现快速育种。

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优势,使得F1品种在主要作物中占据了栽培品种的主流。

在进行F1品种的制种时,双亲一般使用自交繁殖(近交)株系,并在杂种优势的效果较大的组合等之中选定种子亲本和花粉亲本。

为了防止自花受精,种子亲本必须进行去雄,但基于人力的去雄需要非常多的劳动力。因此,如果能将作为基因上雄性不育性的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Sterility(以下中记为“CMS”))株系用于种子亲本,就可以无需基于人力的去雄操作,经济且大量地生产F1种子。利用了CMS的F1种子的生产已经在向日葵、甜菜、小麦、胡萝卜、洋葱、葱、卷心菜、西兰花、花椰菜、萝卜、和白菜等作物上确立了商业性的生产体系。

碧冬茄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株系是由H.L.Everett和W.H.Gabelman通过将碧冬茄(P.hybrida)作为花粉亲本、将种未知的野生种(推定为直立性腋花碧冬茄(P.axillaris)、匍匐性青紫碧冬茄(P.integrifolia)或P.parodii)作为种子亲本进行杂交而得到的。根据该信息,暗示了碧冬茄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株系是异种细胞质株系(Alloplasmic line),核与细胞质的组合导致了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然而,碧冬茄的CMS起源的相关记录不详,CMS的起源仍未明确。另外,尚存编码CMS的线粒体DNA(mtDNA)并非是真正的异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性、而是通过将某一种的核基因组与其他种的线粒体基因组组合所诱导的重排产生的可能性。碧冬茄的CMS通过回交被引入碧冬茄,并由育种人传播,但迄今为止使用的CMS仅有1种。碧冬茄CMS的因果基因在1987年由Young和Hanson进行了测序,被称为pcf基因(Petunia CMS-associated Fused gene,碧冬茄CMS相关融合基因)(非专利文献2)。

就碧冬茄的起因于pcf基因的CMS株系(以下中记为“pcf-CMS”)而言,虽然学术性的CMS的研究案例很多,但实际应用方面报道了其伴有花蕾的发育停止、花的大小减小、开花延迟等各种各样的不良性状(非专利文献3)。这些不良性状取决于进行CMS化的株系的基因型,选择不良性状表现轻微的株系则可进行使用。然而,存在能使用的亲本株系有限、商品发布之前需要谨慎地试种等缺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坂田种苗株式会社,未经坂田种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77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