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生红球藻加工用的便携提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0222.8 | 申请日: | 2022-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钰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2;C12M1/00;B01D33/29;B01D33/4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生红球藻加 工用 便携 提取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雨生红球藻加工用的便携提取装置,涉及红球藻打捞提取技术领域,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矩形的连接板,支撑架的中间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换向齿轮,两个换向齿轮呈对称形状设计,支撑架的顶部位置与延伸板后端下方位置固定连接。在传动轴A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限位架A上方延伸座内的转杆A进行转动,最上方的转杆A转动的时候带动齿盘A进行转动,再由齿盘A转动带动另外三个转杆A进行同步的转动,这时四个转杆A带动四个提取滤板A在限位架A转动,四个提取滤板A转动时带动雨生红球藻养殖水箱内的水出现翻转。解决了雨生红球藻大规模的收集过程过于复杂,且极易导致收集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球藻打捞提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雨生红球藻加工用的便携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红球藻是一种淡水单胞绿藻,隶属绿藻门、团藻目、红球藻科、红球藻属,该藻能大量累积虾青素而呈现红色,故名红球藻,又称雨生红球藻,红球藻是科学界发现的继螺旋藻、小球藻之后,富含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藻类食品能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及血液中传递,在传递过程中,能帮助细胞隔膜抵御氧化损伤,在护肤方面,雨生红球藻中的虾青素能够减弱紫外线伤害以延缓肌肤老化,并帮助缓解人体因紫外线照射产生的炎症,雨生红球藻能够被人体所吸收,穿越血脑隔阂,并储存于人体的眼睛、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中。
类似于目前雨生红球藻加工提取时还存在以下不足:红球藻被人工养殖在水中,在对水中的红球藻进行收集提取的时候多数通过滤网来进行打捞,消耗大量人力,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收集的过程过于复杂,且极易导致收集不均匀的情况。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雨生红球藻加工用的便携提取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雨生红球藻加工用的便携提取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雨生红球藻加工用的便携提取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矩形的连接板,支撑架的中间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换向齿轮,两个换向齿轮呈对称形状设计,支撑架的顶部位置与延伸板后端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前端内部位置转动连接有传动轴A,传动轴A中间位置与后端位置分别设置有齿轮;还包括有限位架A;所述限位架A的周面位置设置有四个延伸座,限位架A上方延伸座内转动的转杆A上方位置设置有齿轮,转杆A外端位置的齿轮与传动轴A中间位置的齿轮相啮合;还包括有限位架B;所述限位架B的周面位置设置有四个延伸座,限位架 B上方延伸座内转动的转杆B上方位置设置有齿轮,转杆B外端位置的齿轮与传动轴 B中间位置的齿轮相啮合。
可选的,所述延伸板的前端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位于支撑架的正前方位置,驱动电机的后端转轴与传动轴A的前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轴A的后端齿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换向齿轮的前端位置相啮合。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后端位置转动连接有传动轴B,传动轴B的前端位置与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齿轮,传动轴B的前端齿轮上下两端位置分别与两个换向齿轮的后端位置相啮合,当传动轴A处于正传状态时,传动轴B进行反向转动。
可选的,所述限位架A四个延伸座呈十字形分布,且每个延伸座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的滑槽,限位架A上方的延伸座后端位置与延伸板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架A的四个延伸座弧形滑槽内转动连接有齿盘A,限位架A的四个延伸座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转杆A,且每个转杆A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齿轮,四个转杆A中间位置的齿轮分别与齿盘A相啮合,四个转杆A的内端位置分别插接有一个扇形的提取滤板A,四个提取滤板A均位于限位架A内部,四个提取滤板A共同组成圆形形状。
可选的,所述限位架B四个延伸座呈十字形分布,且每个延伸座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的滑槽,限位架B上方的延伸座前端位置与延伸板的后端位置固定连接,限位架B位于限位架A的正后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钰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钰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0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甘草定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虾青素加工用制备合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