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光加密与计算机视觉识别的标签防克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0925.0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企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反光 加密 计算机 视觉 识别 标签 克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光加密与计算机视觉识别的标签防克隆方法,其包括有如下过程:构建标签模板,在所述标签模板上设置编码区域和多个反光区域;制造标签,在所述标签模板的反光区域设置物理反光标识,并且将图形编码印制于所述标签模板的编码区域,进而得到防克隆标签;识别标签,对同一张防克隆标签拍摄多张图像,对多张图像进行计算机视觉识别后得到反光标识特征;验证标签,将识别得到的反光标识特征与构建标签模板时预设的反光标识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出所述防克隆标签是否经过克隆。本发明制造成本低,而且工艺简单,能兼容多种图形编码,无需对防伪标签进行微观级别的三维识别,从而具备了高效、高精度的防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签防伪和防恶意复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反光加密与计算机视觉识别的标签防克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防伪标签行业中,防克隆是一个行业难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传统防克隆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克隆即是指复制,克隆防伪标签的方式非常简单,比如,使用扫描仪将防伪标签进行扫描,或者用手机拍照,最后再打印出来。现今超过1亿像素摄像头的手机已经开始大量普及,而且打印机的精度也越来越高,许多之前号称“不可复制”的精密图像印刷工艺,在新的数字图像技术面前都显得力不从心了。
现有技术中,针对防伪标签的防克隆问题,普遍的解决方案是引入其它工艺,使标签克隆的难度增大,其中,防伪油墨和三维结构就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防伪油墨是一种特制的印刷油墨,一般情况下,会在光照下呈现出不同的反光或荧光效果,而且这些效果还会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使用了防伪油墨的防伪标签,在使用扫描仪或拍照的方式进行克隆时,仅能打印出一个观察角度下防伪油墨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了一定的防克隆效果。但防伪油墨的缺点主要有二个:一是成本高;二是购买方便,这也就意味着造假者也可以从市场上轻易买到这些防伪油墨用于造假。
三维结构的意思是在防伪标签的物理表面,构造出立体的三维结构。这样一来,如果造假者没有掌握高精度立体重建技术的话,是无法克隆这种三维结构的。但三维结构的缺点也是成本高昂,这种高成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高,防伪标签的体积通常较小,应用高精度激光雕刻或者精密UV印刷工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二是采集和录入成本高,三维结构通常需要提前采集和录入到数据库中,消费者才能在终端进行鉴真比对;三是鉴定时间长且识别精度有限,因为防伪标签的小体积,想要在微观级别精确识别三维结构,除了算法复杂运算时间长之外,识别精度也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反光加密与计算机视觉识别的低成本、高精度标签防克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反光加密与计算机视觉识别的标签防克隆方法,其包括:构建标签模板,在所述标签模板上设置编码区域和多个反光区域;制造标签,在所述标签模板的反光区域设置物理反光标识,并且将图形编码印制于所述标签模板的编码区域,进而得到防克隆标签;识别标签,对同一张防克隆标签拍摄多张图像,对多张图像进行计算机视觉识别后得到反光标识特征;验证标签,将识别得到的反光标识特征与构建标签模板时预设的反光标识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出所述防克隆标签是否经过克隆。
优选地,所述标签模板包括有内部区域和环绕于所述内部区域的外部区域,所述内部区域作为编码区域,所述反光区域设置于所述外部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反光区域分布于编码区域内,且所述物理反光标识嵌设于所述图形编码内。
优选地,所述图形编码和所述物理反光标识先后制备于所述标签模板上。
优选地,所述物理反光标识为反光油墨标识、UV固化反光标识或者激光雕刻反光标识。
优选地,所述标签模板为反光标签模板,所述物理反光标识的轮廓和所述图形编码均印制于该反光标签模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企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企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0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