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蒸式蒸酿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3004.X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6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许绍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绍星 |
主分类号: | C12H6/02 | 分类号: | C12H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廖锐 |
地址: | 5338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蒸式蒸 酿酒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蒸式蒸酿酒装置,初次蒸馏液存储部设置在顶盖的上方,冷却塔设置在初次蒸馏液存储部的上方,初次蒸馏排气管连接在顶盖上,冷却管设置在冷却塔的内腔内,冷却管连通在初次蒸馏排气管和初次蒸馏液存储部,隔板将蒸馏釜的内腔分隔为初次蒸馏部和复蒸馏部,初次蒸馏液存储部与复蒸馏部之间通过第一导液管连通,第一加热蒸汽管设置在复蒸馏部内,第一加热蒸汽管的输入端延伸出蒸馏釜外,第一加热蒸汽管的输出端连通到隔层,初次蒸馏部的上部分与隔层连通,复蒸馏部的上部分连通复蒸馏排气管。只采用一个蒸汽发生设备,同时作用于更多次蒸发过程,并且在过程中几乎不会生产不必要的热量损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和复蒸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蒸式蒸酿酒装置。
背景技术
蒸馏酒是利用糖分和淀粉经糖化后酵母发酵后产生酒精,利用酒精(乙醇)的沸点(78.5℃)和水的沸点(100℃)不同,过程中,通过蒸馏装置对发酵后的酒糟进行加热,将酒糟原液加热至两者沸点之间,形成酒蒸汽,就可从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质,然后再将酒蒸汽冷凝形成液态的酒液。
通常为了得到度数和纯度更高的酒液,通常会对酒液进行二次蒸馏或更多次的蒸馏,将更多的酒精和水以及甲醇等其它杂质分离。
现有的双蒸或多次的复蒸技术,都是按照最常规的方法进行,以双蒸技术为例,通过两个蒸酒器分别进行一次蒸馏和二次蒸馏,而这种方法通常需要用到两个提供与酒糟原液进行热交换的热量的蒸汽发生设备,分别作用于两个蒸酒器,对资源造成浪费,而仅采用一个蒸汽发生设备,同时作用于两个蒸酒器,会使得蒸汽管道过长,蒸汽管道大面积的裸露在空气中,蒸汽达到蒸酒器前,会产生较大热量损耗。多次的复蒸技术同理,只是使用的设备数量更加多了。总体而言,蒸酒的过程中,能量利用率低,能耗高,并且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提供一种复蒸式蒸酿酒装置,能够仅采用一个蒸汽发生设备,产生一次热蒸汽,同时作用于两次或更多次蒸发过程,并且在过程中几乎不会生产不必要的热量损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和双蒸或多次的复蒸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蒸式蒸酿酒装置,包括蒸馏釜和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蒸馏釜的上端开口处;
还设置有初次蒸馏排气管、冷却塔和初次蒸馏液存储部,所述初次蒸馏液存储部设置在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冷却塔设置在所述初次蒸馏液存储部的上方,所述初次蒸馏排气管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顶盖的底面连通,所述初次蒸馏排气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塔的上部连通;
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腔和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塔的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管输入端与所述初次蒸馏排气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冷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初次蒸馏液存储部的内腔连通,所述冷却塔上设置有分别与冷却腔连通的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
所述蒸馏釜的内腔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蒸馏釜的内腔分隔为上侧的初次蒸馏部和下侧的复蒸馏部,所述初次蒸馏液存储部与所述复蒸馏部之间通过第一导液管连通;
所述复蒸馏部设置有第一加热蒸汽管,所述第一加热蒸汽管设置在所述复蒸馏部内,所述第一加热蒸汽管的输入端延伸出所述蒸馏釜外,所述蒸馏釜的壳体上设置有中空的隔层,所述第一加热蒸汽管的输出端连通到所述隔层,所述初次蒸馏部的上部与所述隔层相连通;
所述复蒸馏部的上部连通有复蒸馏排气管,所述复蒸馏排气管延伸出所述蒸馏釜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蒸汽管位于所述复蒸馏部内的部分为盘旋式结构且盘旋中心向下。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连通有第二加热蒸汽管,所述第二加热蒸汽管延伸出所述蒸馏釜外。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的底部上连通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延伸出所述蒸馏釜外,所述第二导液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绍星,未经许绍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30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