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热失控预警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3197.9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8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东;宫庆伟;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穆丽红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失控 预警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热失控预警标定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警信号在热失控时存在误报的技术问题。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将加热片放置于电池模组内部的位置进行分类,将所述电池模组以电池包整体作为标定对象,获取上述条件方式在所述热失控状态下烟雾传感器的感应时间,将所述条件方式与所述分类规则方式构建分别对应的组合,依据监控数据得到含有多组数据的三组时间条件,确定最终触发条件。应用该方法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正确发出预警的概率大幅提升,即没有热失控时,预警信号不会误触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热失控预警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方式中,电动汽车着火的安全故障大部分由其动力电池引起,因此,对于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是有效避免着火故障,降低伤亡事件的有效技术手段。
根据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规定,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允许有明火出现,且热失控发生时要有预警信号提示车内人员。现有技术中,目前行业内通用的热失控预警策略为:a、单体初始电压降>25%;b、电芯最高温度达到56℃;c、电芯温升≥1℃/S,并且持续3s以上,以上判定条件为ac或者bc同时发生判定为:发生热失控故障。
而在实际标定实验中,按照此判定条件,具体在电池包摸底试验中,从加热开始直至电池包着火,动力电池热扩散警告信号没有发出,不符合要求的电池发生热失控之后应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发出后5分钟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具体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有如下几种情况会导致预警信号无法发出,可总结为,第一方面,上述a、b、c三个物理量的发生存在着先后顺序,并不是每次都是同时发生;第二方面,不同体系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表现形式不同,如温升达不到条件c或压降达不到条件a。
因此,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警信号在热失控时存在误报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预警标定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电池热失控预警标定方法,包括:
步骤1,将加热片2放置于电池模组4内部的位置进行分类,该分
类规则方式为:定义电池模组4的电芯顺序数为n;
将所述加热片2至于顺序数为n的电芯的一侧或与之相邻的电芯顺序数为n+1的电芯之间;
其中,所述电芯顺序数n按照预设间隔取值;
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得所述加热片2触发对应的电芯顺数为n及n+1的所述电芯达到热失控状态;
其中,上述触发以模拟触发的方式对于同一电池模组4进行模拟触发得到第一触发条件;
步骤2,在步骤1中,将所述电池模组4以电池包整体作为标定对象;
将电池包中所述电芯与烟雾报警器5的相对位置进行对应,并按照如下条件方式进行,具体为:
其一,热失控的所述电池模组4与所述烟雾报警器5在同一个位置,即均位于电池箱体3的左前方;
其二、热失控的所述电池模组4与所述烟雾报警器5在不同位置,所述烟雾报警器5在所述电池箱体3的左前方,热失控的所述电池模组4位于所述电池箱体3的中部;
其三、热失控的所述电池模组4与所述烟雾报警器5在不同位置,所述烟雾报警器5在电池箱体3的左前方,热失控的所述电池模组4位于所述电池箱体3的右后方;
步骤3,获取上述条件方式在所述热失控状态下烟雾传感器的感应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31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