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味子植物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3466.1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7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光;李贺;孙靖辉;王春梅;陈红旭;方佳慧;牛胜男;敬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15;A61P25/20;A61P25/22;A61P25/00;A61P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海恬 |
地址: | 13211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味子 植物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味子植物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药活性成分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分别取五味子的根、茎、叶和果,加入水采用冷凝回流法进行提取;沉淀:过滤去除残渣得滤液,按照滤液:乙醇体积比为1:3‑5的量加入乙醇,静置沉淀,将所得沉淀干燥,分别得到五味子根多糖、五味子茎多糖、五味子叶多糖和五味子果多糖,即得。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不同部位的五味子多糖,在镇静、催眠以及提高运动耐力和抗焦虑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活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活性成分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五味子植物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通常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即得中药“五味子”。在《新修本草》中记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五味子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中药中的一种中药药材,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发扬其特点和优势,实现中药现代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众多医药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
而在传统中医中药研究中,对于五味子,长期以来所关注的核心为五味子的果实,并未考虑其它部位的药用价值开发,并且,对于其中活性部位的研究,更多侧重在木脂素部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五味子植物多糖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五味子多糖,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提高运动耐力等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味子植物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分别取五味子的根、茎、叶和果,加入水采用冷凝回流法进行提取;
沉淀:过滤去除残渣得滤液,按照滤液:乙醇体积比为1:3-5的量加入乙醇,静置沉淀,将所得沉淀干燥,分别得到五味子根多糖、五味子茎多糖、五味子叶多糖和五味子果多糖,即得。
五味子是长白山特色道地药材,属木兰科植物,具有镇静催眠、保肝、抗疲劳等活性,是开发药物及保健食品的来源。五味子传统入药部位为其干燥成熟的果实,但是五味子果在入药以后,其根、茎、叶等非药用部位基本被丢弃,这不仅危害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对五味子非药用部位进行开发应用,本发明对五味子藤茎、叶及根等非药用部位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为五味子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五味子为北五味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取步骤中,取五味子的根、茎、叶和果的干燥品,粉碎后进行提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取步骤中,按照10±2ml/1g五味子的量加入水进行提取,提取时间为3h±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步骤中,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浓度为10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五味子植物多糖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五味子根多糖、五味子茎多糖、五味子叶多糖和五味子果多糖。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五味子根多糖在制备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五味子叶多糖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而五味子根多糖、五味子茎多糖和五味子果多糖都显示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但根多糖的镇静作用更胜一筹,其次是茎多糖,最后为果多糖。因而,五味子根多糖在制备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3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