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盒折耳组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3475.0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9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於真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飞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50/62 | 分类号: | B31B50/62;B31B50/64;B31B50/26;B31B50/04;B31B5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俊 |
地址: | 5234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盒折耳 组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盒折耳组装装置,包括用于传送连接侧板底边的皮壳的传送机构、用于立体成型折叠盒的成型机构以及用于压紧侧板的折耳粘合处的压紧机构;成型机构包括盒体模具、两组扶边组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成型机构设于传送机构的上方;压紧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压紧件以及压紧驱动,压紧机构设于传送机构的下方;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盒体模具至与传送机构传送来的皮壳相接,两组扶边组件弯折侧板并贴近盒体模具,使皮壳及侧板立体成型,然后被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压紧工位,压紧驱动驱动两压紧件压紧侧板的折耳粘合处,使点有胶水的折耳粘合处粘合牢固,通过机械实现自动化粘合折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降低不良率和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盒折耳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药品、食品、文教用品、香烟、工艺品、软饮料、洗涤用品、小五金制品等常用包装盒作为外包装,既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又提升产品的档次。目前市面上的包装盒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可折叠的,一种是不可折叠的。不可折叠的包装盒在糊盒成型后就无法改变其外观形态,始终为立体状态,其劣势在于制盒成型后不可折叠,无法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缩小体积,占用空间较大,空间利用效率较低,会增加运输和仓储成本。可折叠包装盒可以通过折叠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部件,将包装盒从立体状态变为平面状态,或是将包装盒从平面状态变为立体状态,通过折叠改变其外观形态,可以将其折叠为平面状态存储和运输,大大减少占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减少运输和仓储成本。传统可折叠包装盒采用软材质根据折叠结构生产,通过卡扣拼装立体成型使用,经济实惠,但包装防护效果及立体成型效果较差;现有可折叠包装盒采用硬材质根据折叠结构生产,通过推靠折耳使磁铁连接立体成型使用,能够承受较大的外界冲击力,包装防护效果好,制盒材质硬度好,立体成型效果较好。
可折叠包装盒(折叠盒)包括皮壳以及连接在皮壳上的两侧板,侧板两端的折耳粘合在皮壳上,便于折叠盒从平面状态变为立体状态,以磁铁连接立体成型,或立体状态变为平面状态,减少占用的空间,方便存储运输。在现有生产工艺中,折叠盒的侧板可以通过装置自动粘合在皮壳上,但侧板上的折耳需要翻折再粘合,主要是通过人工粘合,粘合精度低,折叠盒折耳组装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盒折耳组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折叠盒折耳组装精度低、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盒折耳组装装置,包括: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连接侧板底边的皮壳;
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用于立体成型折叠盒,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盒体模具、与所述盒体模具连接且对称设置的两组扶边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盒体模具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成型机构设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盒体模具至与所述传送机构传送来的皮壳相接,两组所述扶边组件弯折所述侧板,以使所述侧板贴近所述盒体模具;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压紧所述侧板的折耳粘合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压紧件以及驱动两所述压紧件运动的压紧驱动,所述压紧机构设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下方,且所述成型机构位于所述压紧机构的上方,以使所述压紧驱动驱动两所述压紧件,以将移动至压紧工位上的折叠盒压紧。
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盒折耳组装装置,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盒体模具至与传送机构传送来的皮壳相接,两组扶边组件弯折侧板并贴近盒体模具,使皮壳及侧板立体成型,然后被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压紧工位,压紧驱动驱动两压紧件压紧侧板的折耳粘合处,使点有胶水的折耳粘合处粘合牢固,通过机械实现自动化粘合折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降低不良率和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模具的转角上均设有用于吸住皮壳、侧板和侧板上的折耳的真空吸盘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飞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飞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3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线电机加工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肠胃外科临床用肠胃液减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