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发动机用尾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5396.3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邱迪;雍江;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泰广康拓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邱雨家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发动机 尾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爆发动机用尾气净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空腔结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孔密集格栅,外壳上开设有进气口、气道、出气口、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气口与柴油增压器出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多孔密集格栅的气道的两端,多孔密集格栅的进气道与外壳的空腔相连,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多孔密集格栅的冷却水道两端,所述气道与冷却水道不连通。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能满足矿下防爆要求,又能进行被动再生的、安全性能高,尾气净化效果好的防爆发动机用尾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下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发动机用尾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颗粒捕捉器DPF(DieselParticulateFilter)是一种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它可以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
颗粒捕捉器能够减少柴油发动机所产生的烟灰达90%以上。捕捉到的微粒排放物质随后在车辆运转过程中燃烧殆尽。它的工作基本原理是:如柴油微粒过滤器喷涂上金属铂、铑、钯,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含有炭粒的黑烟,通过专门的管道进入发动机尾气微粒捕集器,经过其内部密集设置的袋式过滤器,将炭烟微粒吸附在金属纤维毡制成的过滤器上,当微粒的吸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尾端的燃烧器自动点火燃烧,将吸附在上面的炭烟微粒烧掉,变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排出。
常用的柴油机捕捉器采用强迫气流通过多孔壁从而实现颗粒捕捉,在传统柴油机大部分工况中,尾气温度都能满足颗粒捕捉器的再生温度,但在矿下,在可燃气体存在的情况下,对柴油发动机的防爆要求高,防爆柴油机的尾气经过了水冷排气歧管和水冷增压器,尾气温度低于400℃,达不到使碳燃烧的温度,因此无法直接利用尾热被动或者通过再生控制程序喷油点火主动再生。
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既能能满足矿下防爆要求,又能进行被动再生的、安全性能高,尾气净化效果好的防爆发动机用尾气净化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能满足矿下防爆要求,又能进行被动再生的、安全性能高,尾气净化效果好的防爆发动机用尾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爆发动机用尾气净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空腔结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孔密集格栅,外壳上开设有进气口、气道、出气口、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气口与柴油增压器出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多孔密集格栅的气道的两端,多孔密集格栅的进气道与外壳的空腔相连,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多孔密集格栅的冷却水道两端,所述气道与冷却水道不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对颗粒进行捕捉的尾气净化器,本申请栅格上有相互独立的用于捕捉颗粒的气路通道和用于冷却的水路通道,柴油发动机带有碳颗粒的高温尾气,遇低温的铝片,尾气中的碳颗粒被比表面积较大的铝片捕捉收集,同时尾气中的水蒸气遇温度低的铝片突然骤冷冷凝,析出冷凝水,并随着尾气的大气流对铝片进行冲刷,将铝片表面捕捉的碳颗粒一起冲刷离开铝片,最后从气道尾部流出带有碳颗粒的水,本发明尾气净化器能实现捕捉、再生同步进行,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升温将碳颗粒烧蚀的方式,专用于矿下柴油发动机,防爆安全性能高,并且设计巧妙,结构简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多孔密集格栅是由若干层铝片层间隔叠放形成的,每一层铝片层的铝片交错垂直设置在底板上,铝片层内空间为所述气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将尾气中的颗粒物质更好地捕捉在铝片上,进一步提高尾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冷却水道为设置的横纵交叉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冷却水道包括横向冷却水道和纵向冷却水道,所述横向冷却水道设置有若干条,每条横向冷却下设置在两层铝片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净化器为设置的横纵交叉的水道,在每层铝片下设置有横向冷却水道,再纵向汇总留出尾气净化器,与铝片层接触的面积大,冷却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泰广康拓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泰广康拓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5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