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齿轮副传递误差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5891.4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6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鲁浩然;侯祥颖;张红;李政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B21/3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刘辉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齿轮 传递 误差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齿轮副传递误差的测量装置,包含标准主动齿轮、标准被动齿轮、测试主动齿轮、测试被动齿轮、驱动电机、扭力器、第一至第三传动轴、第一至第四应变片、第一至第二滑环、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本发明实现了功率的封闭传递,利用应变测量的方法对齿轮副动态传递误差进行测量,能够实现啮合齿轮副的动态传递误差测量,实现对轮齿动态性能的分析;同时不受转速的限制,能够降低对高精度光栅或磁删的依赖,降低测量成本和技术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及测量控制技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齿轮副传递误差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齿轮副传递误差的测量以磁栅或光栅为主,采用高精度的圆磁栅或光栅为传感器,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转角进行同步采集,利用脉冲细分计数法来提高采集精度,然后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转动角度进行做差,得到齿轮的传动误差。这种方式只能得到一对齿轮的综合传递误差,即考虑箱体变形、轴系变形、安装误差及齿轮副变形等因素,无法获取齿轮副的动态传递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测量齿轮副传递误差的测量装置,能够测量齿轮副啮合过程中因弹性变形引起的传递误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测量齿轮副传递误差的测量装置,包含标准主动齿轮、标准被动齿轮、测试主动齿轮、测试被动齿轮、驱动电机、扭力器、第一至第三传动轴、第一至第四应变片、第一至第二滑环、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标准主动齿轮、标准被动齿轮为一对相互啮合的标准直齿轮,所述测试主动齿轮、测试被动齿轮为一对相互啮合的待测试直齿轮;
所述标准被动齿轮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测试被动齿轮转轴的一端同轴固连;
所述扭力器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标准主动齿轮转轴的一端同轴固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测试主动齿轮转轴的一端同轴固连,用于调节对测试主动齿轮的加载载荷;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和所述标准主动齿轮转轴的另一端相连,用于带动标准主动齿轮转动;
所述第一滑环设置在所述测试主动齿轮的转轴上,第二滑环设置在所述测试被动齿轮的转轴上;
令齿A、齿B分别为测试主动齿轮、测试被动齿轮上的齿,且齿A和齿B啮合;
所述第一应变片设置在所述齿A齿根处30°切线处,第二应变片设置在所述齿A齿根圆切线方向处;
所述第三应变片设置在所述齿B齿根处30°切线处,第四应变片设置在所述齿B齿根圆切线方向处;
所述第一应变片、第二应变片均通过所述第一滑环和所述计算模块电气相连,用于将其测得的应变型号传递给所述计算模块;
所述第三应变片、第四应变片均通过所述第二滑环和所述计算模块电气相连,用于将其测得的应变型号传递给所述计算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应变片、第二应变片的应变信号计算出测试主动齿轮的啮合误差,根据第三应变片、第四应变片的应变信号计算出测试被动齿轮的啮合误差,并根据测试主动齿轮、测试被动齿轮的啮合误差计算出测试主动齿轮、测试被动齿轮之间的传递误差,将其传递给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测量齿轮副传递误差的测量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均设有飞轮,用于储存轴转动能量和转动惯性,使测量装置运行更加平稳。
作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测量齿轮副传递误差的测量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显示模块采用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5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