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护结构、掘进系统及掘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7658.X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王东旭;王小涛;刘林周;安乐乐;冯新兆;贺开伟;赵彦磊;孙磊;孙爱田;孙皞;端木希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4;E21D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卢盛辉;陈烨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结构 掘进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护结构、掘进系统及掘进方法,该支护结构包括:框构桥体和多个支护机构,支护机构安装于框构桥体的前端,多个所述支护机构沿所述框构桥体的框边分布;支护机构包括插刀设备,插刀设备包括插刀刀头、插刀主轴和插刀电机,插刀刀头安装于插刀主轴的前端,插刀电机与插刀主轴连接,用于驱动插刀主轴转动。通过本发明,解决了浅覆土的暗挖作业的困难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护结构、掘进系统及掘进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工程中,预制的混凝土桥体结构距离铁路轨道底部的距离通常为0.8-1米,属于浅覆土的范围,当铁路不具备纵横梁加固条件时,下穿通道建设存在比较的困难。
对于不允许采用明挖工法进行施工的工程,现有的压力平衡式的盾构或者顶管机,都需要满足0.8倍直径或高度的覆土条件,敞开式的设备更无法在浅覆土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因此,浅覆土的暗挖作业的困难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护结构、掘进系统及掘进方法,以解决浅覆土的暗挖作业的困难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护结构,包括:框构桥体和多个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安装于所述框构桥体的前端,多个所述支护机构沿所述框构桥体的框边分布;
所述支护机构包括插刀设备,所述插刀设备包括插刀刀头、插刀主轴和插刀电机,所述插刀刀头安装于所述插刀主轴的前端,所述插刀电机与所述插刀主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插刀主轴转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构桥体的顶部设有多个所述支护机构,多个所述支护机构沿所述框构桥体的宽度方向分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构桥体的边墙设有多个所述支护机构,多个所述支护机构沿所述框构桥体的高度方向分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护机构包括支护液压缸,所述支护液压缸与所述插刀设备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插刀设备前后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支护机构包括滑移板机构;所述滑移板机构包括滑动轨道和插板,所述插板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轨道,所述支护液压缸与所述插板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刀设备包括螺旋出渣装置,所述螺旋出渣装置安装于所述插刀主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护机构通过地脚螺栓固接于所述框构桥体,或者所述支护机构焊接安装于所述框构桥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构桥体包括左块、组合块和右块,所述左块包括竖部和连接于所述竖部的顶端的右侧的横部,所述右块包括竖部和连接于所述竖部的顶端的左侧的横部,所述组合块包括横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掘进系统,包括:挖掘机和上述的支护结构,所述框构桥体的前端设有操作腔,所述挖掘机设置于所述操作腔。
本发明提供一种掘进方法,采用上述的掘进系统,所述掘进方法包括:所述支护结构支护土体,所述挖掘机进行挖掘。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是:
该支护结构中,各个支护机构可以独立运动,使各个插刀设备分步地进入土体。该支护结构具有优点:(1)将顶板支护分成若干长条小分块,依次对每个小分块进行支护,将顶部支护与土体的摩擦力,转变为每个小分块与土体的摩擦力,从而减少土体扰动;相比顶入法,由于将大断面分割为多个小单元,单元顶进时摩擦力小,对液压缸顶力要求较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水平要求和成本;(2)支护机构向前顶进时插刀设备对进行土体切削,减少土体扰动,降低地表沉降几率;(3)该支护结构由多个支护机构组合,可以根据断面尺寸和形状,来对支护机构进行组合,提高了适配能力,减少了局限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7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