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烧结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8118.3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霍李均;吕张忠;翟国平;毛羲佳;姚文明;李新赞;赵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24 | 分类号: | F27B9/24;F27B9/30;F27B9/36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计静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烧结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烧结炉,包括本体、加热单元、传送辊单元以及灰斗单元,所述灰斗单元包括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除尘口及气流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均位于倾斜平面内且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以使得位于第一导向部上的粉尘能够掉落至第二导向部上;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在上下方向的间隙形成气流口;其中一个所述气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上端处,另一个所述气流部设置在所述气流口处;所述除尘口的端部与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通过气流部固定连接。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优点:采用灰斗单元的设置,能够使得下落的粉尘经过导向后有效流动至除尘口,进而避免粉尘由于积攒板结化造成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加热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电极烧结炉。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匣钵作为一种窑具,在烧制工艺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传送件将匣钵送入炉内,在烧制一定时间后再送出。其中,在烧制工艺过程中,位于匣钵内的电极材料因其自身特性以及工艺的特性,在炉内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会下落至底部,值得注意的是,炉膛内部空间有限,粉尘不断产生,其中部分粉尘会粘接在炉墙上,由于粉尘内含有油脂等杂质,长时间的积攒会产生板结化,会对设置在其附近的加热部和传送件等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因而,如何将下落的粉尘及时有效地收容至系统底部位置,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极烧结炉,其采用灰斗单元的设置,能够使得下落的粉尘经过导向后有效流动至除尘口,进而避免粉尘由于积攒板结化造成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极烧结炉,包括本体、加热单元、传送辊单元以及灰斗单元,
所述本体具有密封腔体,所述加热单元、传送辊单元及灰斗单元均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灰斗单元位于所述加热单元和传送辊单元的下方;
所述灰斗单元包括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除尘口及气流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均自所述本体的内侧壁向下并朝向除尘口延伸,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均位于倾斜平面内且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以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上的粉尘能够掉落至所述第二导向部上,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除尘口对接;
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在上下方向的间隙形成气流口;
所述气流部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个所述气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上端处,以朝向第一导向部输送朝向除尘口方向流动的气流;另一个所述气流部设置在所述气流口处,以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部输送朝向除尘口方向流动的气流;
所述除尘口的端部与所述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通过所述气流部固定连接。
该电极烧结炉的预设工作温度时,粉尘能够向下掉落在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上,并由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传送至除尘口以排出。
进一步地,包括耐火砖部和保温棉部,所述耐火砖环设在所述本体的内侧壁处,所述保温棉部填充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分别相对于所述本体底部之间的间隙处,所述保温棉采用硅酸铝纤维棉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棉部内填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分别与所述气流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均采用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上端处设置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上端形成容置所述气流部的嵌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81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南天自动除湿的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工业视觉传感器检测的实验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