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8439.3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石灿中;陈合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舟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8 | 分类号: | B65G47/88;B65G35/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王成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 分拣 转运 输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包括底板、输送带、分拣装置、固定架、转运框、转动装置、转运装置和输送导轨,底板的右端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位于分拣装置内,分拣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底板的左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左端与转运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固定架的右端安装有转动装置,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转运装置,分拣装置的内部安装有输送导轨。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分拣转运时电池正负极的分布散乱,通常需要进行人工分拣,而圆柱状的电池体积较小表面光滑,可能出现一次未能取出的现象,且由于处于流水线工作,分拣装运的电池量较多,少量的人员分拣难以匹配流水线作业,而增加人员分拣又增加了成本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其中新能源电池,一般为锂动力电池和镍氢充电电池,新能源电池在生产时需要对电池进行分选,新能源电池的形状不仅有方块状,还有圆柱状,在分拣转运过程中,需要将零散的电池有序的放入到转运框中,在实际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解决:
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已经十分成熟,但一般而言,在电池分拣转运过程中,现有的设备具有将电池竖立摆放整齐的功能,但是难以分辨电池的正负极,从而造成电池正负极的分布散乱,通常需要进行人工分拣,而圆柱状的电池体积较小表面光滑,将其取出时可能出现一次未能取出的现象,降低了分拣效率,且由于处于流水线工作,分拣装运的电池量较多,少量的人员分拣难以匹配流水线作业,而增加人员分拣又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包括底板、输送带、分拣装置、固定架、转运框、转动装置、转运装置和输送导轨,底板的右端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位于分拣装置内,分拣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底板的左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左端与转运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固定架的右端安装有转动装置,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转运装置,分拣装置的内部安装有输送导轨,输送导轨位于输送带的上方。
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底座、限位环、连接板、环形气囊、转动柱、驱动电机、连接柱、转动板一和转动板二,底座安装在固定架的底端后侧,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缓冲层,弹性缓冲层的设置避免后续电池转动时底座的上端面阻碍了电池下端的转动,弹性缓冲层的弹性设置可解决这一问题,相邻的限位环之间连接有连接板,限位环的内壁安装有环形气囊,初始状态的环形气囊的内部气体处于未充溢的状态,方便电池的放入以及夹出,位于最前侧的限位环与转动板一连接,转动板一的前端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与固定架之间为轴承连接,转动柱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固定架上,位于最后侧的限位环与转动板二连接,转动板二的后端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与固定架之间为轴承连接,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转动板二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且输送腔、环形气囊的内部与工作槽之间为连通关系。
所述的连接柱包括空腔柱、滑动柱、活塞板、挤压柱和连接弹簧,空腔柱与固定架之间为轴承连接,空腔柱的内部与滑动柱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柱的前端安装有活塞板,活塞板与空腔柱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对滑动柱始终保持向后推动的趋势,在挤压柱未受到挤压时,活塞板可立刻向后推动复位,使得环形气囊内的气体被部分抽离,从而不能达到充溢的状态,滑动柱的后端安装有挤压柱。
所述的转运装置包括电动滑块、滑动架、输送机构、嵌入管、挤压板、弧形架、分散管、联动机构、连接气缸和升降板,电动滑块安装在固定架的内侧壁上,电动滑块之间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与升降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气缸,升降板的上端安装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起到气吸的作用,升降板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嵌入管,嵌入管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中部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弧形架,弧形架与滑动槽之间为上下滑动配合连接,弧形架的内部开设有气腔,气腔的上端与分散管相连通,固定架的后端外侧壁上安装有联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舟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舟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84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