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9399.4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林飞;胡燕新;杨舟;黄建红;顾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五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溶解氧 传感器 | ||
1.一种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和传感帽(10),所述传感帽(10)上设有荧光物质(11)且设于传感器主体的端部,所述传感器主体至少包括:
光源(20),至少能够发出激励光和参比光;
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的光信号;
处理器;
壳体(21),用于容纳光源、接收器以及处理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0)和接收器能够通过安装件设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安装于壳体(21)上的冷却装置,并在所述壳体(21)内形成有冷却腔(40),所述冷却装置至少能够产生一种冷却液并在冷却腔(40)内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40)由若干条分布于所述壳体(21)上的U形腔(400)构成,且各U形腔(400)周向等距间隔的分布在壳体(21)内,所述U形腔(400)的两端均由壳体(21)的同一端贯穿,其中所述冷却装置至少包括:
冷却源,由装有冷却液的容器(50)以及微型泵(51)构成;
分流管(52),与所述微型泵(51)的输出端连接,且用于将冷却液自U形腔(400)的任意端送入;
回流管(53),与各U形腔(400)的另一端连接,且回流管(53)的输出端与容器连(50)通;
换热管,缠绕于所述容器(50)上,且能够与外置换热器连通;
其中,所述容器(50)至少由内壳体(500)和外壳体(501)构成,所述内壳体(500)和外壳体(501)之间形成回流腔(502),所述内壳体(500)内形成与回流腔(502)连通的排料腔(503),所述回流管(53)内的冷却液能够以与内壳体(500)外壁相切的方式打入外壳体(501)内,并在外壳体(501)内产生旋流推动回流腔(502)内的冷却液向排料腔(503)的腔口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21)上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传动腔(600),形成于所述壳体(21)内,且部位与所述冷却腔(40)连通;
节流器,至少由与传动腔(600)同轴心设置的传动轮(601)以及周向等距间隔设于所述传动轮(600)周向外壁上的节流片(602)构成,位于传动腔(600)外的节流片(602)能够部分封闭或全部封闭冷却腔(40),且冷却腔(40)内流动的冷却液能够通过节流片(602)带动节流器旋转;
传动轴(603),与所述传动轮(601)同轴心固定且穿出传动腔(600),并在所述传动轴(603)位于壳体(21)外的外壁上安装有扇片(604),所述扇片(604)能够受传动轴(603)旋转而产生吹向壳体(21)或传感帽(10)的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600)与冷却腔(40)的连通位置设有导流片(70),所述导流片(70)能够引导冷却腔(40)内的冷却液向远离传动腔(600)的一侧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21)上的限位部分,所述壳体(21)上设有限位凹陷区(80),其中,所述限位部分包括:
限位环(810),安装于所述传动轴(603)上且位于壳体(21)外;
安装槽(810a),设于所述限位环(810)的周向侧壁上,且轴向贯穿限位环(810)的外壁;
限位杆(81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限位凸起(812),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顶部位置;
所述限位杆(811)转动至朝下时,限位杆(811)部分能够卡入限位凹陷区(80)内,并限制传动轴(603)旋转;
所述限位杆(811)转动至朝上时,限位杆(811)能够被限位凸起(812)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五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五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93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